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是什么 如何治疗
2015-12-2 12:40| 发布者: 亮仔| 查看: 2| 评论: 0
新生儿都是家里的小天使,带给家人无尽的欢乐。但如果这个小天使不幸患上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家人就要担心了。那么,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是什么呢?如何治疗? 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出现,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爸妈的担心。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了解了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的基本信息之后,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 1.激光治疗:由于激光穿透深度有限,对位置较表浅、交通支少者疗效较好,而对位置较深,有广泛交通支者疗效较差。治疗时要配用冷却头。 2.可采用胶体放射性核素做血管瘤内注射效果较肯定。 3.对于较大、治疗有困难的病例,可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既可获效,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4.手术切除适用于小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地说,大部分病变可以手术切除。但对范围较大,位置较深,特别是累及肌肉组织和颈面部血管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中出血多,危险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使 外科医师感到十分棘手。 手术要求争取做一期全部切除,残留的血管瘤组织具有诱发凝血机制紊乱,可以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果术前做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瘤的营养支,则在血管瘤两端结扎供应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血管瘤全部切除。 |
上一篇:血管瘤严重吗 怎么治下一篇:面部血管瘤如何分类 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