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绍昆刺血疗法临床举隅
2015-12-4 03:10|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6| 评论: 0|原作者: 娄绍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娄绍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娄绍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娄绍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一、关节结核 王××,男,2 l岁,状元镇农民。1 9 7 3年l O月5日初诊。 患者于5个月前不慎跌伤左膝关节,日渐红肿灼痛, 运动受限, 在当地医院穿刺,抽出脓液并进行抗炎治疗,病情无好转。 检查:痛苦面容,形体丰伟,左腿呈半屈曲位,活动度约l 5度,膝关节变形肿胀,压痛明显,局部灼热,有波动感,股四头肌明显萎缩,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l80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20%,血沉6 5毫米/小时。X线摄片:关节面骨质损害。诊断为左膝关节结核伴混合感染。中医四诊:脉涩,舌暗红,黄腻苔。左少腹相当于结肠处触及索状物,并有抵抗与压痛,尚有便秘、烦躁、小便短黄,为瘀热相结之证候。 治疗:乃予针刺放血:委中。双,、阳陵泉。左,。1 O月20日复诊:左膝关节肿胀消退,能扶墙缓慢行走。白细胞l OOOO/立方毫米,血沉l 7毫米/小时。再予针刺放血:委中9(双),、阳交(左),血海(左)。11月20日:患腿膝关节已活动自如,肿痛全部消失。 X线摄片复查:左膝关节骨质光滑,间隙整齐,无明显骨质破坏及增生现象。左少腹索状物、压痛均消失,仅见口苦、苔黄腻等湿热残留之证。予以四妙丸料5剂,以善其后。 此病临床痊愈后, 追踪观察8年,未复发,能参加一切重体力劳动。 体会: 骨与关节结核, 中医学称为“骨痨” 。流注”, 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非常重要。 本病发病多属隐渐,初起时有低热、 倦怠、纳减与体重减轻,局部疼痛多不剧烈;晚期则关节功能障碍明显,甚至出现关节强直或\各种畸形、局部压痛,可在病灶附近发现不红不热的寒性脓疡。体虚者多见,但局部有代谢产物潴留,病程较长。而针刺放血疗法常有显效,可以缩短疗程,如配以药物辨证施治,则更为理想。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二、半月板损伤 张××.男,2 8岁,店员,永强永中镇人。 l 975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小跑时滑倒, 左膝着地,关节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已三月。经大医院检查,诊断为左膝(外侧)半月板损伤。骨科建议手术,因家人反对求诊于中医针剌。 治疗:予服甘草附子汤,每日一剂,附子量为30g。 针刺委中c双,、 阳陵泉c左,。9月30日二诊:左腿膝关节轻松,能屈伸,痛感大减,针委中2出血。l O月l 5日三诊:左膝疼痛基本消失。嘱服金匮肾气丸每日二次,每次5g,以调养阳气,连服一月。三年后随访,未见复发,仅患膝在过劳时稍感酸软无力。 体会:半月板损伤多见于青年人,是膝关节中最常见的损伤,多于膝半屈曲位时产生。当一侧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而身体忽然向前朝巾线扭转时,股骨髁急骤内旋挤压半月板发生破裂,或股骨髁急骤外旋时,亦可引起半月板损伤。损伤后,在委中,阳陵泉、膝眼或以上孔穴周围即会出现怒涨的紫青色血管,如在以上位置针剌放血效果可靠,对久治不愈而现阳虚寒凝之象者,必须配合中药治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三、骨折后遗症 李××,女,3 0岁,家庭妇女,龙湾区状元镇人。l 983年5月5日初诊。诊见患者左腕肿痛,屈曲受限,不能持物。据谓半年前于家务劳动中不慎跌倒,左腕着地,腕关节受伤,剧痛。经医院拍片检查,左腕关节桡骨下端骨折,伤科常规治疗三个月后,骨折愈合,但腕肘有疼痛、肿胀、麻木。中医四诊所见:舌苔正常,脉浮紧,时有恶寒烦热。证届寒湿束表之象。 治疗方法: 给服麻黄加术汤三剂。 同时在左腕之太渊附近用三棱针点剌挤出紫黑色瘀血。5月lO日二诊时,腕关节疼痛见轻,而仍有麻木感。恶寒烦热脉浮紧诸象,却均已消失。乃予剌血太拥(左)、阳池<左)。5月2 o日三诊:左腕疼痛、肿胀、麻木均消失,能持重。为了巩固疗效,嘱服活络效灵丸料毒剂。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体会:骨折后功能障碍,大多随着骨折愈合而逐渐克服,但个别病例因外邪束表或局部脉络阻塞,于骨折愈合后仍有后遗症。临床之际要注意先行解表祛邪,同时要在患处周围穴位寻找静脉明显暴露处给以刺血排除瘀血,方能收到满意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四、增生性脊椎炎 黄××,男,6 5岁,永强黄岙村人。1 9 85年7月8日初诊:患者腰痛二年余,前屈、后伸受限,经X线检查诊为腰3-5椎骨质增生、退行性脊椎病。理疗、推拿治疗均不见明显进步。 中医四诊所见:面色黧黑,消瘦,伛偻,舌淡白,苔白腻,脉沉微。患者逢气候阴雨而腰痛加剧。证为肾气不足而寒湿凝滞。 治疗:以局部三棱针剌血(华佗夹脊)与内服独活寄生汤。7月1 5日二诊时,腰痛大减,屈伸幅度已加大,-治法同上。7月3 0日三诊时,症状已不明显。为了巩固疗效,在委中c双,放血后加拔火罐。8月l 5日四诊时已一如常人,但X线复查,骨质增生现象仍见。 体会:增生性脊椎炎,又称肥大性脊椎炎,主要为脊椎边沿唇状增生或骨剌形成,脊椎小关节边缘锐利,关节面骨质致密,关节间隙变窄为主。多见于中年以上,以腰椎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胸椎与颈椎。X线检查为重要诊断依据。但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对脊椎肥大骨刺的形成,‘不仅要看到是致病因素、畸变与发病的一面,还要看到机体修复、适应、代偿的另一面。同时脊椎肥大的程度与临床自觉症状的轻重并不是同步的,而临床症状的消除对患者是首要的。对这种退行性病变,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中药配合使用也是值得重视的。而针刺治疗对气血的畅通,疼痛的缓解更能起了主导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六、急性睾丸炎 张××,男,4 O岁,农民。永强龙湾瑶溪村人。初诊:l 9 90年5月l O日。一月前发热,全身酸痛,左侧睾丸下坠胀痛、肿大,向上影响到腹股沟,左侧腰部也剧痛,活动不利,急诊到市××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睾丸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按:剌血对脑震荡后遗头痛诸证效果明显,在太阳穴周围有青色怒张络脉处刺血,最为紧要。每据临床证状之变化加增其他穴位。如肝火旺加阳陵泉、 太冲。 湿浊内阻加阴陵泉、足三里。证状消失后,可据脉证给予中药以善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王××,女,6 3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农妇。l 990年5月l 8日初诊。 患者二年来时发眼球胀痛、头痛、视物模糊,由于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较短能自行复原,致未积极就医。半月前,因工作劳累及精神刺激又度急性发作,自觉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严重减退,始往市××医院眼科诊治。诊为充血性青光眼。用缩瞳剂及降眼压药未能控制病情。西医建议施行双眼虹膜嵌顿手术,以患者不同意手术疗法,故来求诊于余。四诊:舌质红绛,脉细弦,头、目疼痛呈阵发性,面部常时升火,耳鸣,心中烦热,易怒,甚而彻夜失眠,两眼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瞳孔放大,指压眼球坚硬如石,视力仅有光感。综合诸证,此案显属肾阳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本虚而标实。乃以针刺放血结合方药之法予治。穴取太阳(双)、风池(双)、太冲(双)均刺血;内服镇肝熄风汤5剂。经针刺放血后, 自觉诸证骤减,头目明显轻松,视力亦有所好转,惟尚不耐久视。5月2t日二诊:头目持续性疼痛已见缓和,发作时疼痛程度亦较前轻减。此法既效, 仍守本法。 给予刺血太阳。双,、风池双,、行间双,三穴,并于太阳穴针刺放血后加拔火罐5分钟,血出呈紫黯色。 术罢诸证又见减轻,视力大有好转,按压眼球,其硬度也稍减。再予以原方半月量。6月1l’日三诊:通过上法治理后,头目疼痛已悉除,两眼视力也恢复正常。眠安,纳增,呕恶止。舌红少苔,脉红弦。惟因按压其眼球尚稍有硬象,乃再予针剌攒竹(双),放血后,嘱回去长服中药杞菊地黄丸一段时间(三个月)以巩固疗效。此案经如此给以治愈后,三年来追踪随访,未见复发。 体会:充血性青光眼,系一眼内压增高为主征的病变。在其急性发作持续发展时,会促使视神经萎缩而导致失明。此症与中医所谓的“五风变内障”相类同。本案由于患者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风火相煽,灼津伤阴,阴虚阳亢,气逆络阻,蒙蔽清窍所致。岍开窍于目.目失血养,而病暴盲。剌血太阳,风池、太冲、行间、攒竹等穴,系疏通少阳、厥阴经络,使目受血而能视。方药镇肝熄风汤及杞菊地黄丸,能滋阴潜阳,与刺血疗法相配合致相得益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