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吃什么好
2015-12-5 06:26|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5| 评论: 0
对于动脉瘤,很多人都摸不清头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就得了这个病了,到底动脉瘤发病原因有哪些?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吃什么好? 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 1.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动脉瘤病人的Willis环变异多于正常人,两侧大脑前动脉近端发育不对称与前交通支动脉瘤的发生有肯定的关系,即动脉瘤由发育好的一侧前动脉供应,该侧不仅供血到动脉瘤,还供血到两侧前动脉,动脉瘤常与一些先天性疾患如颅内动静脉畸形,主动脉弓狭窄,多囊肾,隐性脊柱裂,血管痣并存,文献中不断有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报道,这也是先天性原因的一个佐证。 2.动脉硬化。 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压力,硬化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40~60岁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同时也是动脉瘤的好发年龄,这足以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梭形动脉瘤多与动脉硬化有关,也可由于先天性动脉发育不良,晚近发现垂体腺瘤病人较其他肿瘤易于并发颅内动脉瘤,但是否因长期高水平的生长激素诱发动脉硬化所致尚无定论。 3.感染。 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 4.创伤。 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由于异物,器械,骨片等直接伤及动脉管壁,或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形成真性或假性动脉瘤,和平时期的创伤性动脉瘤多位于颈内动脉的海绵窦部,由于该部的颅骨骨折引起,战争弹片伤造成的颅内动脉瘤占战争创伤患者的2.5%;大多数是由于弹片从翼点(额,顶,颞骨与蝶骨大翼交界处)穿入,造成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大脑前动脉的胼周动脉及眼动脉动脉瘤。 5.其他。 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吃什么好: 1、肿瘤手术或放、化疗后或晚期肿瘤患者食欲下降,倦怠乏力,食后腹胀等气虚证为主者。可选用:党参、白术各30克(纱布另包),茯苓、怀山药、去心莲子、苡仁米各50克,红枣15枚,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诸药加水约1000ml,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去布包党参、白术,加糯米、白糖、适量水煲粥。 2、放化疗后或晚期肿瘤贫血、白细胞下降阳虚患者,表现为体弱气虚,畏寒肢冷,四肢无力,精神不振,面白舌淡等。可选用龟肉500克,西洋参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制法:将龟肉洗净、切块,诸药纱布包同放入锅中,加生姜5片、清水适量共煮,水开后去浮沫,加黄酒、食用油适量等,文火煮至肉熟,调入食盐等调料。 3、手术、放化疗后贫血或、白细胞下降气血两虚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咽干口燥,动则气喘,心悸失眠等。可选用:母鸡1000克,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白术、甘草各10克,党参、茯苓各15克,生姜5片。制法:将鸡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生姜,诸药(沙布包)及清水适量,急火煮沸后,文火炖至鸡肉烂熟,去药包,调入食盐等调料。 对于脑动脉瘤患者来讲,日常的生活上是需要多多的注意的,饮食需要清淡为主,不要乱吃一些不好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