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豺
2015-12-6 08:20| 发布者: 浪漫的小灰灰| 查看: 7| 评论: 0
(音侪。《唐本草》) 【释名】豺狗。 时珍曰∶按《字说》云∶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故字从才。《埤雅》云∶豺,柴也。俗名体瘦如豺是矣。 【集解】时珍曰∶豺,处处山中有之,野狼属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颇白,前矮后高而长尾,其体细瘦而健猛,其毛黄褐色而 其牙如锥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 其声如犬,人恶之,以为引魅不祥。其气臊臭可恶。罗愿云∶世传狗为豺之舅,见狗辄跪,亦相制耳。 肉 【气味】酸,热,有毒。 诜曰∶豺肉食之,损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皮 【气味】热。 【主治】冷痹软脚气,熟之以缠裹病上,即瘥(苏恭)。疗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或烧灰酒服之。其灰亦可敷 齿疮(孟诜。又曰∶头骨烧灰和酒灌解槽,牛马便驯良附人)。 治小儿夜啼,百法不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