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是怎样查 筛查人群有哪些
2015-11-30 02:02| 发布者: 雪贝贝| 查看: 1| 评论: 0
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于宫颈癌我们可以通过筛查来发现,那么宫颈癌筛查是怎样查?筛查人群有哪些? 宫颈癌筛查是怎样查: 由于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从宫颈癌前病变(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15年时间。因此了解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宫颈癌是目前惟一可以早期发现并能治愈的妇科癌症。 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醋酸染色肉眼检查。碘染色肉眼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管骚刮等。 方案一、 可采用HPV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组合。该方案筛查技术较先进。漏诊率较低。是最好的筛查方案。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妇女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100%的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和CINIII)中约97%为阳性,低度病变(CINI)约61.4%阳性。与正常对象相比,HPV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在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及宫颈癌(≥CINII)和低度病变(CINI)中分别为254.2和26.4。因此,1995年IARC专题讨论会认为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方案二、 可采用传统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瘤病毒快速检测技术(HPV)组合,对细胞学结果有异常的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组织学诊断。巴氏涂片(PAP)法: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它的运用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病死率。但受刮片、涂片、阅片等环节的影响,假阴性率高达28%,难以为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和及早治疗提供足够的依据。 方案三、 用肉眼观察来进行筛查,用一定浓度的醋酸或碘涂抹子宫颈使其染色后进行观察。这类地区往往没有细胞学诊断的医生,也缺乏薄层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的设备和技术。方法是在宫颈表面涂化学溶液,在没有放大的条件下,凭医生肉眼直接观察宫颈表面上皮对染色的反应,以诊断宫颈病变。首先用5%醋酸溶液,宫颈上皮变白色为阳性,然后涂5%复方碘溶液,碘不着色为可疑。肉眼检查是一个相对简单,较少依赖操作设施的方法,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对较低,大约分别在50%~70%和85%之间。检出的病例大部分并非是早期病变。 筛查人群有哪些: 1:一般人群: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WHO建议年龄在25~65岁的发生过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从早期癌前病变(CIN)发展至浸润癌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如果女性在一生中只能进行一次筛查,最好的时间是35~45岁之间。 一般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连续2次细胞学正常可以改至3年后复查;连续2次HPV检测和细胞学正常可延至5~8年后复查。细胞学和HPV检测作为主要筛查方法,两者相结合,更适用于较少的有暂时性HPV感染的30岁以上妇女。 2: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着;(2)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3)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性伴侣的女性;(4)现在或以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5)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6)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7)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8)吸烟的女性;(9)有过宫颈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CIN及生殖道恶性肿瘤病史的女性等。利用HPV‐DNA检测可预测病变恶化或术后复发的风险,有效指导术后追踪。 从以上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宫颈癌筛查是怎样查的,这样更有利于发现宫颈癌,从而及时的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