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脬
2015-12-17 12:07| 发布者: 聆听你的声音| 查看: 2| 评论: 0
羊脬
《*辞典》:羊脬【出处】 《纲目》 【拼音名】 Yánɡ Pāo 【别名】 羊胞(《千金方》)。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膀胱。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性味】 《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功能主治】 ①孙思邈:"治下虚遗尿。"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脬损,摄下焦之气,凡虚人或产后患遗溺者宜之。" 【附方】 治下虚遗尿:羊脬,温水漂净,入补骨脂,焙干为末,卧时温酒服半两。(《本经逢原》)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羊脬【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 Yánɡ Pāo 【英文名】 Goat or sheep bladder 【别名】 羊胞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膀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剖腹取膀胱,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 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肾经 【功能主治】 缩小便。主下焦气虚;尿频遗尿 【用法用量】 内服:炙食,1个;或焙干研末酒冲,9-15g。 【各家论述】 1.孙思邈:治下虚遗尿。 2.《随息居饮食谱》:补脬损,摄下焦之气,凡虚人或产后患遗溺者宜之。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