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窠土
2015-12-17 12:12| 发布者: 岳光| 查看: 2| 评论: 0
燕窠土
【出处】 《本草蒙筌》 【拼音名】 Yàn Kē Tǔ 【别名】 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 【原形态】 动物形态参见"胡燕卵"条。 【性味】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 治风瘙瘾疹,浸淫湿疮,白秃,丹毒,口疮。 ①《本草拾遗》:"主风瘙瘾疹。末,以水和敷之。" ②《纲目》:"治口吻、白秃诸疮。"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附方】 ①治风瘙隐疹:胡燕窠土,水和敷之。(《千金方》) ②治黄水肥疮:燕窠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敷之。(《普济方》) ③治白秃头疮:年久屋下燕窜泥、翳螉窠。研末,剃(发)后麻油调搽。(《圣济总录》) ④治小儿丹毒:向阳燕窠土,为末,鸡子白和敷。(《卫生易简方》) ⑤治口角烂疮:燕窠泥敷之。(《救急方》) ⑥治一切疮毒:燕窝泥一两,黄柏末一两。香油调涂。(《东北动物药》) 【摘录】 《*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