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标根
2015-12-17 19:16| 发布者: 王牌胡汉三| 查看: 1| 评论: 0
青竹标根
《*辞典》:青竹标根【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Qīnɡ Zhú Biāo Gēn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青竹标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植物。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微波状,肉质。聚伞花序顶生,有长柄;多花,疏散;萼片狭披针形;花冠管状,直立,2唇形;子房上位,花盘环状。蒴果线形,长8~9厘米,宽2~3毫米,于次年室裂达基部成2果瓣,膜质。 【生境分布】 多生于大山林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性平,味涩。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止咳,利湿。治咳血,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青竹标根【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Qīnɡ Zhú Biā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Toothleaf Lysionotus, Toothleaf Lysionotus 【别名】 石光棍、岩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基苣苔科植物齿叶吊石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onotus esrratus D. 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齿叶吊石苣苔 附生亚灌木。茎高10-100cm,节稍膨大,分枝或不分枝。叶3枚轮生或对生;叶柄长0.4-1.3cm;叶片草技,稀纸质,形状多弯,椭圆状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1.7-12cm,宽0.8-4.8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牙齿或波状小齿。花序生茎顶部叶腋,有3-15花;花序梗长3.5-8.5cm;苞片宽卵形,三角形或卵形,顶端钝或圆形,无毛;花萼长4-8mm,5裂达基部,裂片狭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有3条明显的纵脉;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长2.5-4cm,外面被柔毛或短腺毛,内面下部有稀疏短腺毛,内面下部有稀疏短腺毛,筒狭漏斗形,上唇长约4mm,2裂,下唇长约4mm,2裂,下唇长约8mm,3裂;雄蕊2,花丝常扭曲,药室先端连着,药隔突起长约1mm,退化雄蕊3;花盘环状,边缘近全缘;雌蕊长约2.2cm,无毛。蒴果线形,长7-8cm。种子纺锤形,两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2200m的山地林中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西藏。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化痰 止咳;活血通经。主风湿痹证;痛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