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系统肿瘤 查看内容

消化系统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肿瘤 >> 消化系统肿瘤

肝癌与肝血管瘤如何鉴别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肝血管瘤

2015-11-30 13:49| 发布者: wǒ想我是海| 查看: 15| 评论: 0

  由于肝癌和肝血管瘤都是很常见的肝部疾病,并且肝癌的危害要更加严重。所以很多人关心肝癌与肝血管瘤如何鉴别?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肝血管瘤?
  肝癌与肝血管瘤如何鉴别?
  1、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年龄段相鉴别:肝血管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而肝癌多见于老年男性。
  2、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病因相鉴别:一般认为,肝血管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有关;而肝癌的发病多与慢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关系密切,还和酸性体液、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寄生虫感染、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
  3、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临床症状相鉴别:肝血管瘤患者除瘤体过大(超过5cm)会感到上腹部闷胀外,一般直径小于5cm者多无明显症状;而肝癌病人常有肝痛、消瘦、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
  4、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体征上相鉴别:肝血管瘤可能摸到上腹部或肋下有质软的肿块,大多没有肝硬化的体征表现;而较大的肝癌在肝区可以摸到质地坚硬的肿块,且有肝硬化的一些体征表现。但是较小的肝癌也常无症状且常摸不到肿块,这样与不太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之间的鉴别就要依靠一系列检查来相鉴别。
  5、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B超结果相鉴别:肝癌患者B超结果显示为边界较为清楚的强光团或暗区,且在其周围尚可见一圈典型的声晕;而肝血管瘤患者B超结果显示为瘤体较大者可以看到其中的网状结构,瘤体较小者则多为强光团。
  6、肝血管瘤和肝癌可从甲胎蛋白(AFP)结果鉴别: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检查阳性率在70%左右,AFP大于20微克/升者占90%;而肝血管瘤患者甲胎蛋白(AFP)检查结果呈阴性,且小于20微克/升,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癌患者中多数增高,而在肝血管瘤患者中则正常。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肝血管瘤?
  临床上肝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青年妇女,有报道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者血管瘤可迅速增大而出现症状,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肝血管瘤是否有女性激素依赖性也难肯定。肝血管瘤的症状无特异性,原因也常难以明确。有报道在有症状的肝血管瘤中,有54%病人的症状并非由血管瘤本身引起,而系因胃肠道或胆道等疾病所致。因此,临床上对有症状的肝血管瘤应特别重视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的存在。
  本病多数因其它原因作腹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也常在剖腹探查或尸检时偶然发现。小血管瘤均无症状,即使大血管瘤一般也无症状。但若肿瘤较大牵拉肝包膜或压迫胃肠道等邻近组织器官时可有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上述症状多在1一3周后自然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若瘤内有急性出血、血栓形成或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时,腹痛剧烈,可伴有发热和肝功能异常。肝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或因瘤蒂扭转导致急腹症表现者极为少见。本病尚可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即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此与巨大血管瘤内近期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有关,为肝血管瘤的罕见并发症,多见于儿童。
  肝癌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我们要正确的鉴别其与血管瘤的区别,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这样才能防止误治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