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冬青
2015-12-18 03:43| 发布者: 亮仔| 查看: 4| 评论: 0
红果冬青
《*辞典》:红果冬青【出处】 《贵州草药》 【拼音名】 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别名】 野白蜡叶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叶。夏、秩采收。 【原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米。小枝无毛。叶互生,革质,叶片披针形。长约5~13厘米,宽约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小锯齿,上面有光泽;叶柄短。花4数,单性,雌雄异株。浆果状核果,呈球形,簇生,红色。 【生境分布】 生于村庄附近。分布贵州等地。 【性味】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烫伤、火伤,小儿头疮。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油调搽。 【附方】 ①治烫伤、火伤:野白蜡叶,研末,调菜油搽伤处。 ②治小儿头疮:野白蜡叶,研末,调菜油、搽患处。 【摘录】 《*辞典》 页首《中华本草》:红果冬青【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 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英文名】 red fruit Holly 【别名】 野白蜡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珊瑚冬青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corallin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鲜用或晒干。根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珊瑚冬青 常绿乔木,高达10m。小枝无毛,有绉沟纹。叶互生;叶辆长4-9mm;叶片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1.5-5cm,边缘钝锯齿,齿端刺状,上面有光泽。花4数;近无柄;雌雄异株;花序簇生2年生小枝的叶腋内;雄花序的分枝具1-3朵花;雌花序的分枝具单花;雄花萼直径约2mm,花冠直径6-7mm。果近球形,直径约4mm,紫红色,分核4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西南。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1.5-5cm,边缘具钝锯齿,齿端刺状:黄绿色,上表面有光泽;革质;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叶(中脉)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较厚,外被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组织较疏松,均可见纤维,平直或扭曲,有的分枝状。主脉向下凸出,其下表皮内侧具3-4列厚角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下方有纤维群。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性味】 凉;甘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活血镇痛;清热解毒。主劳伤疼痛;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研末调搽。 【摘录】 《中华本草》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