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做介入症状有哪些 如何护理
2015-11-30 14:58| 发布者: 岳光| 查看: 7| 评论: 0
近年来,介入治疗在治疗介入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反应,肝癌做介入症状有哪些?如何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全称肝癌介入治疗,是采用的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肝癌做介入症状如下: 1.小肝癌黄疸:中医理论上小肝癌这一症状的发生常以肝胆湿热辨之,而黄疸不限于肝胆,脾胃尤可致黄。另外《金匮要略》阐明了黄疸的重要病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易滋生内湿,湿邪中阻,脾胃升降失调,肝脏疏泄失常,致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这些都是中医上对于小肝癌对症治疗的理论依据。同时,中医认为阳黄多因湿热郁蒸,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对于小肝癌黄疸的治疗可加用茵陈、栀子、郁金这些药剂。 2.小肝癌疼痛:疼痛是小肝癌治疗的主要内容。邪气留滞,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搏结而发为肿块疼痛是中医上对于小肝癌疼痛治疗的理论依据。可见痰、瘀、湿、毒这4个方面均可导致出现小肝癌肿块疼痛。且这4个方面又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互结为患。不同患者不同时期会各有侧重,而使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要进行小肝癌肿块瘀证的治疗可加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郁金。 3.小肝癌发热:癌热是小肝癌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可致发热。同时认为气、血、阴、阳诸虚,气、血、痰、湿、食诸郁均可导致发热,而临床表现亦是变化多端,有体温正常但患者自感内热或肝区大热者,有体温升高、遍身扪之烙手者,此外也有寒热往来等,这些都是小肝癌治疗中的中医理论依据。 介入治疗的护理上要着重从饮食上做好工作。由于化疗药物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防止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鸭,鱼,烹调时应煮,炖,蒸等方法,也可以选择更多的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心,瘦肉,蛋黄,菠菜,芹菜,西红柿,水果等,也可以使用乌鸡炖花生皮补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