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系统肿瘤 查看内容

消化系统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肿瘤 >> 消化系统肿瘤

胃癌化疗药物有哪些 要怎样护理

2015-11-30 17:21| 发布者: 开飞机的穷人| 查看: 3| 评论: 0

  化疗是治疗胃癌常见的手段,患者有必要了解多些这方面的信息,对疾病的治疗还是有帮助的。那么,胃癌化疗药物有哪些?要怎样护理?
  作为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胃癌化疗药物种类较多,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体质及病情要求。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些胃癌化疗药物:
  ①氟尿嘧啶(5-Fu):自1958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胃癌的首选和基本药物。5-Fu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在体内转变为5-氟-2′-脱氧尿苷单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止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影响细胞DNA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总有效果比率为20%左右,有效期短,一般平均4~5个月。该药可静脉应用或口服。
  ②替加氟(呋喃氟尿嘧啶):为1966年合成的氟尿嘧啶(5-Fu)衍生物,在体内经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酶及局部组织的可溶性酶转变为5-Fu而发挥作用。由于该药毒性低,比5-Fu小6倍,化疗指数为氟尿嘧啶(5-Fu)的2倍,且口服和直肠给药吸收良好,因而成为近年治疗胃癌的常用药物。治疗胃癌的总有效果比率为31%。
  ③丝裂霉素(MMC):为日本1955年、国内1965年研制成功的含烷化基团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作用与烷化剂相似,可与DNA发生交连,使DNA解聚,从而影响增殖细胞的DNA复制。总有效果比率约10%~15%,反应期短,平均约2个月。一般采用每次4~10mg的间隙大剂量静脉给药,每周用药2次。由于该药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较大,缓解期较短,故常在联合用药(MFC)方案中应用。
  ④司莫司汀(甲基环已亚硝脲):为亚硝脲类烷化剂,属广谱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胃癌有一定疗效,有效果比率一般为10%~20%,有效期约2~3个月。
  ⑤多柔比星(阿霉素):为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临床使用已有二十多年,诱导缓解迅速,但持续时间不长,总有效果比率为21%~31%。本品对心脏有较强毒性。
  胃癌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等其他一些不良症状,患者有必要在饮食上好好护理。胃癌患者化疗后,还要注意对患者的护理:
  1、关心病人进食情况,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病人喜食食品,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鼓励病人多进食,多吃水果和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
  2、对化疗反应较重者宜安排在睡前服药,以免影响进食。
  3、胃癌化疗前0.5h~1h和化疗后4h~6h服些镇静剂,有助于减轻恶心,呕吐。
  4、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可装入肠溶性胶囊服用,以减轻胃部刺激。应检查病人的排便情况,减少腹泻。
  5、做好口腔护理,尤其对有口腔炎和溃疡的病人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