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应如何治疗
2015-11-30 17:54| 发布者: 心之水选择| 查看: 1| 评论: 0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的,而半数以上病人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可能会发生转移。那么,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原发性肝癌应如何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4.直接浸润:肝癌一般较少发生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但偶尔也可直接蔓延、浸润至邻近组织器官,如膈、胃、结肠、网膜等。 以上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转移途径,发生原发性肝癌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2.化学药物治疗 经剖腹探查发现癌肿不能切除,或作为肿瘤姑息切除的后续治疗者,可采用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皮下埋藏灌注装置)作区域化疗栓塞;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射介入治疗,经股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行化疗栓塞,部分病人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3.放射治疗 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 4.生物治疗 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5.中医中药治疗 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 看了以上的介绍后,相信大家也清楚了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及治疗方法,希望本文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