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订阅
中医
下级分类:
中医基础
|
中医诊断
|
临床经验
|
理论探讨
|
中医文化
|
新闻动态
舌诊内镜相参 气虚瘀热论病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长期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工作,曾师从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以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术上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7
广汗法治银屑病:皮损发痒是加重还是减轻?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看到患者提出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有热、有风、还是燥呢?痒和红一起出现意味着什么?其背后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皮损发红、发痒,是向愈呢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7
名医名方:蛭星元龙汤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顾中欣,1946年生,江苏常州人,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中医内科术”第四代传人。 秉承庭训,耳濡目染,熟读医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7
石筱山:外崇手法内重气血愈伤疾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石筱山(1904年-1964年),江苏无锡人。著名中医骨伤学家、教育家,上海著名中医骨伤科石氏世家石晓山次子,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在学术上,石筱山重视“十三科一理贯之”,强调伤科临床以中医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7
腑病脏治 提壶揭盖通便秘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江苏省中医院著名中医肛肠病专家朱秉宜教授,行医60余载,对医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擅长治疗各种肛肠疑难疾病。笔者在此介绍其以腑病脏治之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以供医者参考。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7
中医脾肾双补治崩漏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李某,女,38岁,2014年4月21日就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止52天。患者52天前月经来潮,量适中,夹有小量血块,色暗红,无腹痛、腰酸等症,一周后月经未干净,在附近诊所就医,给予抗炎、止血治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6
“埃博拉”病毒:符合少阴病发病规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目前中医对埃博拉出血热病尚没有治疗经验可谈,但是在历史上,中医曾多次参与“出血热”疫情的控制与治疗,并获得良效。从发病表现上,笔者认为埃博拉符合《伤寒论》中的“少阴病”发病规律。临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6
中医气化析“埃博拉”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自古,中医在面对大型瘟疫时都有杰出的表现,对于现在医学暂未解决的疾病同样具有完备的病因病机模型。笔者试根据《内经》和《伤寒论》的气化理论分析该病症状及证治思路如下。 发病的运气学要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6
从五运六气看埃博拉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虽是近年出现在非洲的新病,中医文献没有记载,但中医学防治疫病积累了几千年的宝贵经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6
“埃博拉”三期辨治建议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在中医学中也有不少类似病毒性出血热的记载,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的《疫诊一得》所述病症如“头痛如劈”,“遍体发炎”,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6
吴鞠通活用半夏泻心汤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论》,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致心下痞满之证而设,有止呕逆,除痞满,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少阳证宜和解,医反下之,致使邪热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损伤脾胃。脾胃升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5
名医名方:益肾宣闭祛毒汤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王国柱,男,1948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担任研究生院学位课程《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主讲教授,研究生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任中国中西医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5
一味大枣治愈荨麻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大枣,味甘性温质柔,能补脾益气调营。古医籍中对本品效用有明确阐述,如《本草纲目》载:“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本草汇言》载:“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 ...
分类:
经验交流
2015-12-20 23:44
郭子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来源: 中国网 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郭子光:伤寒达人 奇 ...
分类:
当代国医大师
2015-12-20 23:23
唐由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
来源: 中国网 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唐由 ...
分类:
当代国医大师
2015-12-20 23:23
1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1901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