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订阅

中医

水中慢跑减肥又健美
水中慢跑减肥又健美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夏季又到了,挥汗如雨的运动已经不再成为人们锻炼时的首选,而水中运动却开始大行其道。无论是时尚的年轻人,还是崇尚健康的中老年人,都开始接受一种新生的运动 ...
分类:    2015-12-19 18:07
“糖友”度夏需6防
“糖友”度夏需6防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一防停药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食欲不振而每日只吃两餐,又因为怕出现低血糖而不再吃药或打胰岛素,这是非常错误的,很可能使血糖产生很大的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 ...
分类:    2015-12-19 18:06
板蓝根,稳定攻克腮腺炎
板蓝根,稳定攻克腮腺炎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中医将流行性腮腺炎称为痄腮,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并有延及全身各组织的倾向。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 ...
分类:    2015-12-19 18:06
初夏护津液
初夏护津液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医博士津液可以濡养四肢百骸,是我们生命的基础。初夏的时候,津液不足,肝阳升发,易导致风动。津液不足,单靠喝水是不行的,需要用滋阴的药物来 ...
分类:    2015-12-19 18:06
经行嗜睡如何调理
经行嗜睡如何调理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每个月女性都会有几天“特殊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身体不舒服,很多女性会觉得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时时昏昏欲睡,明明起床没多久, ...
分类:    2015-12-19 18:06
静养10分钟补心肾
静养10分钟补心肾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经常让人身心疲惫,而静养的方法则可以让人快速放松心情。每天都应该抽点时间静养一下,会对身体很有益处。中医上的静养,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抛空 ...
分类:    2015-12-19 18:06
用五谷养出健康五脏
用五谷养出健康五脏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即“五谷”是饮食与养生的根本,中医有五谷养五脏的说法,由于地区的差异,五谷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小米、小麦、大米、大豆、 ...
分类:    2015-12-19 18:06
问诊时应注意的事项
问诊时应注意的事项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如问肝郁气滞 ...
分类:    2015-12-19 18:06
标题
标题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症状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问一般情况包 ...
分类:    2015-12-19 18:06
此“胆”非彼“胆
此“胆”非彼“胆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 李灿东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的脏腑≠西医的器官除了诊治疾病,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对脏腑的认识上,到底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器官是不是一样的?有的人说是一样的, ...
分类:    2015-12-19 18:05
鸡冠花短期行情走稳
鸡冠花短期行情走稳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鸡冠花又名老来红、鸡公花、凤尾鸡冠等,系一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和种子入药,具有清热除湿、凉血止血之功,主治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等症 ...
分类:    2015-12-19 18:05
治疗梅核气验方
治疗梅核气验方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生牡蛎(先煎)、珍珠母(先煎)各30克,全瓜蒌、桑白皮、枇杷叶、旋覆花(包)各15克,柴胡、郁金、桔梗、苏叶、海浮石各9克,枳壳、厚朴、甘草各6克。本方有安神定志 ...
分类:    2015-12-19 18:05
慢性肾衰 足浴有方
慢性肾衰 足浴有方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 胡献国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依其病程 ...
分类:    2015-12-19 18:05
小儿发热外治法
小儿发热外治法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小儿发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现介绍几种小儿发热的外治法:药浴疗法:青蒿、板蓝根、大青叶、千里光、野菊花各100克,麻黄、细 ...
分类:    2015-12-19 18:05
蜈蚣新用
蜈蚣新用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5月19日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中医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 ...
分类:    2015-12-19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