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订阅

中医

药食同源话山楂
药食同源话山楂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是典型的药食同源食品之一。山楂作药用,其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化积导滞、活血散瘀。山楂 ...
分类:    2015-12-19 08:15
美丽的合欢花解郁安神的良药
美丽的合欢花解郁安神的良药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相传很久以前泰山脚下有村子,村里有位荷员外。荷员外晚年生得一女,取名欢喜。姑娘生得聪明美貌,荷员外夫妻俩视如掌上明珠。姑娘18岁那年清明节到南山烧 ...
分类:    2015-12-19 08:15
话说乌梅
话说乌梅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梅子原产于我国,根据成熟的程度和加工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未成熟果实称为“青梅”,初熟时称为“黄梅”,经草烟熏至黑色时,称为“乌梅”,盐或糖渍的称为“白梅”。 ...
分类:    2015-12-19 08:15
水蛭内外兼治的良药
水蛭内外兼治的良药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水蛭,俗称“蚂蟥”,是人所共知的吸血动物。然而,我们平常说的蚂蟥是几种水蛭的通称,包括医用蛭、宽体金线蛭和茶色蛭,后两种蚂蟥是不吸血的。里说的“水蛭疗法 ...
分类:    2015-12-19 08:15
奇蔬良药鱼腥草
奇蔬良药鱼腥草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鱼腥草,又名侧耳根,每当春季,它便以“首席嘉宾”的身份来到南国的菜市场,深得人们喜爱。但有很多人不知道,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很高,曾经救过不少人的命。  1945年8 ...
分类:    2015-12-19 08:15
清热凉血木芙蓉
清热凉血木芙蓉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莲、醉芙蓉。其花、叶、根富含生化药物成分,是极优良的中药材。其花大色艳、花色一日三变,在寒凉的深秋傲霜怒放,观赏价值极佳。中医认为,芙 ...
分类:    2015-12-19 08:14
金银花的传说
金银花的传说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小夫妻。小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并给她俩起了好听的名字,分别叫“金花”和“银花”。金花银花在父母的呵 ...
分类:    2015-12-19 08:14
酸枣仁可提高睡眠质量
酸枣仁可提高睡眠质量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生活在紧张、快步调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有失眠问题。酸枣仁可以提高睡眠品质。酸枣仁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酸枣仁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陜西、 ...
分类:    2015-12-19 08:14
药名联药名词药名诗妙趣横生
药名联药名词药名诗妙趣横生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中药材众多,药名五花八门,生动有趣,是写作的好词汇。历代文人墨客巧用一特点,拾药名入联入词入诗入谜,写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
分类:    2015-12-19 08:14
如何鉴别红花是否掺假
如何鉴别红花是否掺假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近来,市场上发现掺假红花,即把清油(菜籽油、芥籽油)混合重金属粉、色素掺到红花中,目是的增加重量。种红花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现介绍几种简便鉴别方法: 闻气味 ...
分类:    2015-12-19 08:14
怎样辨识假、劣药
怎样辨识假、劣药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一、从说明书上识别 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上应明白写有品名、规格、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主要成分、适应病、用法、用时、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假药,一般 ...
分类:    2015-12-19 08:14
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
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黄芪:现代医学证明,中药黄芪对糖尿病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的作用。中药黄芪可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 ...
分类:    2015-12-19 08:14
冬令进补佳品——黄精
冬令进补佳品——黄精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疾痛”。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冬令适当进补,除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外,还有调节体内物质代谢的作用。冬令进补的食物甚多,里 ...
分类:    2015-12-19 08:13
七味中药涩肠止泻
七味中药涩肠止泻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主管消化吸收功能的仓廪之官,如果脾胃虚寒,可出现脘胀纳呆、泄泻,甚或泻痢日久、滑脱不禁或脱肛不收。时就需要使用具有涩肠止泻作用的药物,常 ...
分类:    2015-12-19 08:13
当归妇女病要药
当归妇女病要药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当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之根。主产于陕西、四川、甘肃及云南等省,其中以陕西当归最为道地。移栽后,在霜降前后一段时间进行挖采。除尽 ...
分类:    2015-12-19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