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订阅
中医基础
下级分类:
证候探讨
|
辨证论治
|
治则治法
|
基础知识
|
基础理论
证候研究:证候实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交流探讨)
王平 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证本质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某些证本质揭示得越来越深刻,人们的忧虑也与日俱增。这种忧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证本质研究和中医临床研究等都是在未对中医诸证进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7
证候研究:中医体质与证候(交流探讨)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高京宏 (博士) 一、体质与证候的界定 体质与证候的界定可以从前提、形成因素、形成特点、表现特点、表达信息、涵盖范围、指向目标、诊察目的、干预目的上来区分。 界定前提:中医体质类型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7
证候研究: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交流探讨)
宋剑南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证候是通过四诊(即望、闻、问、切)手段获取的机体在某一时空条件下对各种内外因素(包括机体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环境、精神、气候等各种致病因子)反应而呈现的生理、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论证候的本质(交流探讨)
任秀玲 赵清树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教授) 一、证候凝聚了现象与本质内外矛盾的思维形式 证候,是通过规范一组症状,来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时间区)所处状态的理论形式。中医学通过研究症状,发现症状群与疾病间相对固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从古今辨证体系的比较谈中医证研究(交流探讨)
梁茂新 (辽宁中医学院教授) 中医证研究的现状 近五十年来,学术界对证和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包括证本质研究、证的动物模型研究、证的规范化研究、临床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等,学术触角遍及实验、理论和临床研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中医证候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交流探讨)
方永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员、博导) 一、强调研究的组织性、规划性和协作性:证候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大课题,难度高,工程浩大,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规划进行,有长远和阶段性目标。各个研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证候理论概念属人性质问题——从疾病医学教条统治下解放出来(交流探讨)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陆广莘 中医学,是在天人之际相互作用中,以人的健康生态和谐为目标,以对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实现的健康能力和痊愈能力的认识,来决定其养生治疗实践和效果评价的医学。西医学,是以研究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简述(交流探讨)
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分部研究员 李梢 目前,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受到还原分析等方法学的制约,从实证角度研究的效果不够理想,同时缺乏指标筛选与设计、分析与预测、整体综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证候病机学研究方略(交流探讨)
辽宁中医学院教授 郑洪新 证候研究的切入点应立足于病机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证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病机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6
证候研究:证候的自然哲学特征(交流探讨)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孟庆云 中医把病人在一定时域内呈现的一组症状体征的病象概括为证候。“证候”一词,最早见于晋代王叔和《脉经序》:“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赅备。”近年有学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证候研究:开拓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交流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烟建华 一、证本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证本质研究的深入,人们的困惑与忧虑也与日俱增。其关键问题是往往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范围扩大,原来被认为是某一证特异性的指标被一一否认,甚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经络实质研究方法谈(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97级 唐小松 经络是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全身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具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生理功能。经络实质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证”概念认知之浅见(交流探讨)
1,首先清楚“证”是哪个学科的概念。在明确学科范围后,必须与学科概念体系具有逻辑一致性。如果忽视“证”的学科归属,一切研究都毫无意义。犹如我们不能用法律学理论去研究物理学中的“质点”概念一样。 2,在学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小议“证”与“症”(交流探讨)
初看标题,不禁莞尔,谁人不分“证”与“症”?时下兴辨“证”与“病”矣。莫非笑谈?非也,读圣贤书,当会圣贤之意也。 闲来重温《伤寒》,读至“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忆起初习之时,被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再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交流探讨)
再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 “中医是辩证论治的”与“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本来是同义语的反复。或者说这两句话完全是一个意思。然而,说中医是辩证论治的,似乎毫无异议。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就有 ...
分类:
证候探讨
2015-11-29 23:55
1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39 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