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证候探讨
订阅
证候探讨
“证”概念认知之浅见(交流探讨)
1,首先清楚“证”是哪个学科的概念。在明确学科范围后,必须与学科概念体系具有逻辑一致性。如果忽视“证”的学科归属,一切研究都毫无意义。犹如我们不能用法律学理论去研究物理学中的“质点”概念一样。 2,在学 ...
2015-11-29 23:55
小议“证”与“症”(交流探讨)
初看标题,不禁莞尔,谁人不分“证”与“症”?时下兴辨“证”与“病”矣。莫非笑谈?非也,读圣贤书,当会圣贤之意也。 闲来重温《伤寒》,读至“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忆起初习之时,被 ...
2015-11-29 23:55
再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交流探讨)
再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 “中医是辩证论治的”与“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本来是同义语的反复。或者说这两句话完全是一个意思。然而,说中医是辩证论治的,似乎毫无异议。说“证才是中医施治的对象”,就有 ...
2015-11-29 23:55
1
2
3
4
/ 4 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