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诊断
›
切诊
订阅
切诊
“悬丝诊脉”的来历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传说,古时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御医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俗称 ...
2015-12-3 18:17
相兼脉(复合脉)与主病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
2015-12-3 18:17
脉象——缓、洪、细、促、结、代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
2015-12-3 18:17
脉诊的意义
文章来源:李士懋传承工作室 作者:杨阳 在临床中,脉诊能够占到50%~90%,在《溯本求源》这本书里有记载。尤其是一些说不出症状来,或者是症状罗列很多,或者这个人症状一点都没有的情况下,脉诊定性、定位、定程度 ...
2015-12-3 18:12
中医脉象振动觉临床识别
文章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作者:佚名 1 振动觉有关脉象的组成结构 振动觉脉象成分是由基础脉象形态和脉象振动觉两部分组成。基础脉象形态主要由脉象大、小、长、短、浮、沉、迟、数、弦、滑、 ...
2015-12-3 18:12
中医腹诊的临床应用
文章来源:甘肃中医学院 作者:佚名 中医诊察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尤其强调四诊合参,腹部按诊属于中医切诊的一部分。所谓腹部按诊是医生运用手之触觉,去切按病人的腹部,运用触、摸、按、推、叩之手法 ...
2015-12-3 18:12
脉象八要素:均匀度(促结代)动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均匀度(促结代)动画均匀度: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 ...
2015-12-3 18:12
脉象八要素:脉宽(洪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脉宽(洪细) 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大脉,狭小的为细脉。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 ...
2015-12-3 18:12
独尊脉诊不可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读《李培生医书四种》和《伤寒论注疏正》自序中有这样的话:“脉为证之一,如脉浮主表……然阳明病亦有浮滑、浮紧、但浮;三阴之脉,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脉微 ...
2015-12-3 18:11
脉象八要素:脉率(数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脉率(数迟)脉率:指脉搏的频率。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三至为迟脉。迟数的意义 1、 ...
2015-12-3 18:11
脉象八要素:脉位(浮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脉位 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1)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 ...
2015-12-3 18:11
脉象八要素:脉紧张度(弦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中的脉紧张度是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脉体柔软无力者为濡脉、缓脉。
2015-12-3 18:11
脉象八要素:脉流利度(滑脉与涩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八要素:脉流利度(滑脉与涩脉)滑脉与涩脉是脉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刮竹即脉过 ...
2015-12-3 18:11
脉象八要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因此,学习诊脉要多练指感。通过反复操练,细心体察,可以对脉搏的部位、至数、力量和形态等方 ...
2015-12-3 18:11
欲知病脉必先识常脉
文章来源:中医人 作者:佚名 脉,又写做“脈”,小篆作脉,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脉诊,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 ...
2015-12-3 18:10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