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什么是罗阿丝虫病
2015-12-22 23:00| 发布者: 流年无殇| 查看: 11| 评论: 0
罗阿丝虫,这种相对亚欧大陆来说比较罕见的疾病,目前该病主要局限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但也有检测到,有些在这些地区的有发现这些病例,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它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致病的后阶段是成虫,引发罗阿丝虫病的原因是虫体异性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皮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致游走性肿块或肿胀,肿块伴随着虫体的消失而消失,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腕部和踝部,患有罗阿丝疾病的人会常感到皮肤瘙痒和蚁走感症状。 1、寄生于眼部的罗阿丝虫,通过一种吸血的虻叮咬而感染。 随着疾病的发展程度,成虫一般寄生和移行于皮下组织,也可寄生于眼脸皮下以及球结膜下、前房等部位。 2 、罗阿丝虫虫体怎样形成的? 眼脸皮肤往往可看到转移性肿块,可由一眼沿着鼻根皮下到达另一眼。 肿块开始似淡红色结节,然后向四周扩散呈红晕,一般持续2—3天。 当虫体通过球结膜时,局部充血水肿,羞明,流泪,并有痒感和异物感,分泌物少,对视力无严重危害。 3、罗阿丝虫病的方法只有病原学检查。采血时间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进行,因为此时微丝蚴出现在外周血循环中。治疗可用海群生。球结膜下丝虫尽量手术取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这种疾病被携带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来自非洲热带雨林的或是特别在发病流行区的生活过的人,应该多多注意是否有疑似情况,当women发现有这种症状体征,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时机。 |
上一篇:了解一下乙肝的发病症状下一篇:常见寄生虫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