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会有哪些呢

2015-12-22 23:35|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6| 评论: 0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了,也是传染性特别强的疾病,对于孩子们的健康伤害特别的严重,发病之后有发热的症状,而且治疗也会非常的复杂,朋友们要多去了解一些该病的知识才行,来看看该病的常识会有哪些呢。
中医认为,乙脑属于温病范畴。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医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路诊治乙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治愈乙脑、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夏暑发自阳明,这是对暑温病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暑温病,以暑邪为患,暑性炎热,暑邪致病,多见火热之证;暑季潮湿,常有暑中夹湿之候;暑热耗气伤阴,故后期又有气阴两亏之状。乙脑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在病理传变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乙脑病理改变既有温病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又有疫病的特点。其传变方向可归纳为:向表传变(顺证,从外解)、向里传变为逆(逆证,向深处发展)、表里分传3种情况。转归为外传外解和内传内陷。
1.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因此,卫、气、营、血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常不甚明显。较轻的病例,大多病在卫、气分,可不再里传而痊愈,少数病例甚至仅有卫表之证。
2.绝大数病例,起病后即迅速里传,常见前一阶段症状未罢而后一阶段症状已经出现,故卫、气、营、血各阶段症状交错存在,可见气营两燔或营血同病之脉证。
3.极少数病例卫气分阶段更短暂,很快逆传心包,更有起病即见气营两燔或邪陷营血,呈现危重之状。因此,乙脑病在卫、气分之时,不易预见病情发展的趋势,应警惕病情的突变。
4.高热、抽搐、神昏是本病的三大危重症状。热盛伤阴而动血,邪传心包则神志昏迷,热盛化火,火盛熬液成痰,风火痰热互相影响,壅塞经络,蒙扰清窍,因而出现高热、抽搐、神昏等危重证候。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它是蚊子叮咬传播的,多发生于夏秋季,以7、8、9月份 为高峰;多发于l0岁以下的儿童,以2-7岁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有发热、头疼、喷射状呕吐;严重者有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感受暑热之邪而致,类似温病学中暑温、暑厥、暑痛一类的病症,属中医脑病中外感性脑病范畴。由于本病传染性强,发病急骤,有严格季节性,治疗应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采取清热、解毒、熄风、镇痉等法,降低颅内压、降温除热、抗感染。
中医治乙脑,多以温病立论,以卫气营血的辩证确立治疗方法。临床主要动用以下八法:解表法主要用于疾病早期,病多在卫分,病情较轻者,以辛凉解表为主。主要方剂银翘散,桑菊饮等。清热法主要用于疾病的急性期,病已入里,或表里同病,或病在气分、营分、血分,病变以温热为主。方剂有白虎汤、三黄石膏汤、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化湿法主要用于气分暑温偏重或暑湿并重者。方剂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等。泻下法用于病邪入里,腑实里结者。选用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朋友们在认识到了上述的知识之后,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的一些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大家是必须要重视此病的,而且要正确的去了解该病的知识,应当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多注意他们的卫生情况,生活中要去进行相关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