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消化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消化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的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5-12-22 23:55| 发布者: 語葵| 查看: 10|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对患者的身体危害大,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避免各种感染,避免导致身体出现这种疾病。但是很多的的患者在治疗后,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病情还会反复,让患者承受了很大的痛苦。那么,细菌性痢疾的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痢疾杆菌的种类多、变异性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种类有:福氏、宋内、志贺、舒密次、鲍依德杆 菌,而以上每种杆菌又可分为许多型及亚型,譬如:福氏(B群)可分为1~6型及X、Y变种等多种亚型。每一个型的痢疾杆菌是一种抗原,它们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所以,这次得了一种,下次可以得另一种细菌引起的痢疾。再加上菌型容易变异,则进一步加深了痢疾杆菌分型的复杂程度,这也是至今为什么制造不出 菌痢疫苗的主要原因。有些反复患菌痢的病人可能是变异菌型的再感染。
②容易感染:菌痢是通过粪便经口传播的,它的传染性强。菌痢病人的1克粪便中,可含1亿多个痢疾杆菌。它对环境 的污染非常广泛,如菌痢病人接触过的食具、家具、衣被、书籍、门把手、水龙头等,均可检出痢疾杆菌。苍蝇是常见的传播媒介,易于污染多种用具及食品。痢疾杆菌在水中可生存5~9日,食物中可生存数十日,在低温及潮湿地方可生存几个月。所以在饮食卫生制度不健全的集体单位、托幼机构极易引起菌痢流行。
③治疗不彻底:大多数治疗不彻底的病人均是不遵照医师的医嘱办事,抗生素用的时间太短,见孩子腹泻略有好转则自行停药。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应连续用药5~7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停药5日后再
慢性菌痢被认为是菌痢中最难治疗者,实际上是对慢性腹泻的诊断不清,因而治疗没有方向,效果当然不好。将其它腹泻按慢性菌痢治疗是无效的。同时,慢性菌痢又可分为几种类型,不同型的治疗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弄清楚慢性菌痢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是十分重要的。慢性菌痢可分为3型:
(1)迁延型:急性菌痢,病程迁延2月以上,症状、大便镜检及大便培养均不正常者。
(2)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病史,本次急性发作。能排除再感染的可能者。痢疾杆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较弱,所以比较容易再感染,故诊断慢性菌痢,需排除再感染。
(3)隐匿型:患急性菌痢后,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但大便培养仍阳性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可见溃疡、出血。
临床实际中,常见将肠功能紊乱患者误诊为慢性菌痢,长期滥用抗生素治疗,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温馨提示:为了避免病情反复,患者一定要注意治疗方式,避免导致病情加重。而且也要注意生活护理,不要接触一些过期的食物,合理的进行治疗。也不要盲目的进行用药,避免造成病情加重,要治疗的彻底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