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应该怎样治疗
2015-12-22 23:57| 发布者: 雪贝贝| 查看: 12| 评论: 0
大家都知道注意日常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若不注意卫生就会容易感染上多种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顾名思义,性菌性痢疾肯定是由细菌引起来的,会危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针剂和头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高热易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应用安乃近及物理降温,无效或伴躁动不安、反复惊厥或惊跳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与异丙嗪各1~2mg/kg肌注,必要时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延长至2~6小时注射一次,一般5~7次即可撤除,尽快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冬眠灵具有安定中枢神经系统和降温的作用,可降低组织耗氧量,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可使小动脉和小静脉 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和增进脏器的血流灌注。还可给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或巴比妥钠。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碳酸氢钠滴入(详见“感染性休克”章节)。 ⑵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微血管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山莨菪碱,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轻重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面色红润、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多巴胺与阿拉明联合应用。 ⑶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⑷抗凝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剂量及疗程同感染性休克。 ⑸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治疗呼吸衰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脱水疗法(如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广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日常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远离病菌的侵扰,远离疾病的危害。患者也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及时治愈,为了自己,也要为了他人负责。最后小编祝大家生活幸福哦。 |
上一篇:这真的是细菌性痢疾吗?看这里就知道下一篇:细菌性痢疾的饮食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