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预防保健方法有哪些
2015-12-22 23:59| 发布者: wǒ想我是海| 查看: 6| 评论: 0
百日咳疾病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并且该疾病的传染性很强,还有可能会传染给他人,影响到周边人的身体健康,那么大家对于百日咳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百日咳的预防保健方法吧。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3~6个月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0.5,1.0,1.0ml,共3次,每次间隔4周。流行期时1个月婴儿即可接受疫苗,1~2岁时再加强肌内注射。dtp菌苗亦有人提倡正常婴儿和儿童2月龄进行第1次,4月龄第2次,6月龄第3次,15个月第4次,4~6岁第5次。由于年长儿或成人免疫力降低仍可感染百日咳,7岁以后每10年进行1次。该菌苗对出生时有外伤史、过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病史、本人有惊厥史、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及存在急性感染时禁忌接种百日咳菌苗。一般接种后在局部注射处有疼痛,轻度或中等度发热等症状,极少者在接种后数日至数周后出现惊厥等脑部症状。国内外近年来一直在研制百日咳新菌苗,现已报道无细胞菌苗含有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与丝状血凝素(fha)中单一种抗原成分或全部,其效力似乎与dtp制剂相当,已在日本、瑞士进行了现场试验,认为该疫苗安全、有效,但须深入系列研究证实。除此外,意大利研制出新型dna重组百日咳菌苗,目前正进行ⅱ期试验,认为可能为百日咳提供安全、有效菌苗。我国于1985年后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进行了系统试验,已获得有效的百日咳菌苗制剂。 4.药物预防: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或恢复期血清10~20ml肌内注射,5~7天重复注射1次,连续3次,可使其暂不发病。近来证实红霉素对百日咳接触者进行预防可降低百日咳的感染率,剂量30~50mg/kg体重,分4次口服,连服5~7天,有助于控制百日咳传播。亦有人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半岁内婴儿可选用该药乳剂5ml(含tmp40mg,smz200mg),2次/d,连续7~10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百日咳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广大朋友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加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这样对预防百日咳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对小儿百日咳的护理方法下一篇:百日咳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