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一些常识是什么

2015-12-23 00:07| 发布者: 羡煞卐旁人| 查看: 6| 评论: 0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了,而且影响特别的严重,多数的患儿在出现了该病的症状之后,会有特别严重的发热症状出现,此病的危害性特别的强,为此大家应当深入的去了解此病,来看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
1.流行特点:本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流行,尤其在亚洲,包括在日本、朝鲜、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菲津宾、印度等,主要是以地方性流行出现。本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呈季节性流行,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而温带和亚热带则本病流行80%一90%集中在7、8、9三个月。我国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中、华东地区多在7—8月,而东北地区为8—9月。本病集中暴发少,呈高度散发性,流行区内80%以上患者为10一15岁以下的儿童,小部分是老人。
2.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一般少于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乙脑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不是主要的传染源。我国和日本学者调查证明,本病先在猪中间传播流行,然后才在人群中流行,且猪、马、狗等自然感染高峰比人群流行高峰早3周,而猪的饲养面广,猪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故幼猪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人被带病毒的蚊虫叫咬后,病毒进入人体,先在味核一巨噬细胞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病毒若未侵入巾枢神经系统则成隐件感染或为轻型病例。仅在少数情况下,当机体防御功能减弱,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脑炎。最近研究发现,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与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侵袭有关,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蚊子全身沾满了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病毒。当感染了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咬了人体后,乙脑病毒会在人体被叮咬的部位及附近的淋巴结进行大肆的繁殖,并逐渐的的侵入血液。
当侵入的病毒数量足够多时,此时如果被叮咬者身体的免疫力正处于低谷之时,则体内的乙脑病毒便疯狂的繁殖,最终随着人体的血流散布到全身,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感染、呼吸系统出现衰竭,最终导致被叮咬者死亡。一般而言,乙脑发病突然,常常令患者措手不及,病程进展相当快,救治稍有迟疑,就可能危及生命。及时有的抢救及时,也有不少会留下后遗症,产生智障,甚至有的终生残疾。
综合了以上的这些介绍之后,了解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具体有哪些了,我们在了解到了以上的介绍之后,就可以清楚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而且要注意预防此病,在夏天蚊虫增多的季节,必须要提早进行预防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