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一些常识有哪些呢
2015-12-23 00:11| 发布者: 流年无殇| 查看: 6| 评论: 0
当前有一些儿童出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而且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来进行传染,危害性是非常强的,大家应当多去认识,了解的越多才可以帮助到我们应对疾病,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常识吧。 乙脑的易感人群是3岁至6岁的小儿,近些年由于疾控部门给小儿普种“乙脑疫苗”,发病率大减,但未接种的无免疫力的幼儿、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也能得病。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成年人因此而获得免疫力。 少数人经这种蚊虫叮咬约10天至15天后发病,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烧、恶心、呕吐、嗜睡、头痛,两三天后病情明显加重,常出现昏迷、躁动不安、抽搐、说胡话、呼吸不规则、颈项发硬等表现。极重的病例可因高烧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也有一部分病孩症状很轻,只有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完全恢复正常。大多数病人在7天至10天内热度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僵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得了乙脑,关键在于早期诊治。在“乙脑”流行季节,遇有发病急,有高烧、头痛、嗜睡的病人,没有或只有较轻的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就应当怀疑“乙脑”。尤其是第一、二天除了发烧外,还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精神症状,如嗜睡、呕吐、烦躁、惊跳、双眼凝视或精神异常的病人,要及时送医院诊断。对于“乙脑”的治疗,目前虽然暂无特效办法,但只要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时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办法,如降体温、止痉挛等对症治疗,就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避免后遗症。 受到乙脑病毒感染者,约两周左右突然发病。主要的症状有发烧、头痛、呕吐、嗜睡、全身不舒服,有些病儿会烦躁不安。发病3—5天后,病人出现高烧,体温很快就会升到39℃—40℃。头痛往往是病人最先出现的症状,病情严重的人,脖子根发硬。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轻的病人仅有嗜睡,病情重的则神志不清,甚至出现昏迷。其病死率在3%—10%。如果能够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病人就一天天地好转,通常在两周左右完全康复。重症病人虽然治好了,但是由于脑组织坏死,可能遗留一些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语言不清、手或脚瘫痪、经常抽风(癫痫)、精神不正常等。 认识了上述的相关知识以后,大家应当知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一些知识是什么了,我们应当把流行性乙型脑炎这种疾病加以关注才可以,而且要注意来进行一些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要帮助孩子摆脱该病的侵害,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
上一篇:谈谈疟疾有什么样的症状下一篇:乙肝大三阳用药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