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方法
2015-12-23 00:17| 发布者: 千鼎互联| 查看: 11|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在炎热夏季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小儿,给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地伤害,影响了他们身体的发育。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儿患者康复的步伐,那么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该注意些什么呢? 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玩具可给予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品。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 患儿应卧床休息。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婴幼儿大便有里急后重时,可让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里解便,这样可防止肛门直肠脱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呕吐频繁时,可短期禁食,或给予静脉补液。然后给予糖盐水、少油腻的流质,如藕粉、豆浆等。待病情好转,即应及早进食。这时可以给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如麦片粥、蒸蛋、煮面条等,牛奶易引起腹泻胀气,应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后可适当增加。应多补充水分。在恢复后期,应设法引起患儿的食欲,在饮食中增加营养和蛋白质,开始可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防消化不良。 慢性菌痢患儿需要灌肠时,应对患儿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儿配合,不致使药液流出肛门,同时在灌肠前先将大小便排空。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及大便性质、次数,如患儿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或有嗜睡、谵语、烦躁不安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痢疾: 1、近周内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史。 2、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危害很大,为了减少此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为了使孩子能够尽早康复,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家长们务必要做好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工作。家长朋友们也应该做好小儿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工作,避免此病的发生。 |
上一篇:如何有效的预防甲肝的发生下一篇:甲肝患者需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