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体表传染病 查看内容

体表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2015-12-23 00:19|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5| 评论: 0

提起狂犬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在一些乡村里难免会有一些放养的狗,可能还不小心咬伤他人,这就加大了狂犬病的发病率,这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很难治愈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大家对狂犬病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狂犬病被医学界称为只可预防,不可治疗的疾病。原因是狂犬病一旦发生,死亡率为100%,病人无一幸免。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狂犬病不以为然,结果白白丢了自家性命。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有80%以上的狂犬病病死者,是被犬咬伤以后,没有按照预防狂犬病的办法主动保护自己造成的。这些人有的可能是对狂犬病的危害一无所知,稀里糊涂丢了性命;另一些人对狂犬病一知半解,抱着不在乎的态度,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普通犬”咬伤不会有大碍,不会得狂犬病,不及时到防疫部门进行积极认真的救治,或是救治办法不到位,结果还是害了自己。
在我国95%以上的狂犬病是由于被狂犬咬伤引起的,其余为猫或别的家养和野生动物咬伤、抓伤所致。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狂犬病毒大量存在于狂犬的唾液中。研究发现当人被狂犬咬伤以后,狂犬病毒首先在伤口周围繁殖,并侵入周围神经组织,然后以每天8~20mm的速度沿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进犯。狂犬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后,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便逐渐显露出来。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相差悬殊,短的10天半月,长的可达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强弱,进入体内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大小,以及被狂犬咬伤部位、伤口深浅等因素。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特殊,开始时愈合伤口周围发痒、疼痛和麻木。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开始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恶心等症状。继而病人渐呈兴奋状态,有恐惧感,对声、光等刺激呈过敏反应。喉部有紧张感,常因水声、吹风等刺激而躁动不已和全身惊厥。恐水症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病人闻水声或见水即出现咽喉或全身痉挛。疾病后期病人逐渐安静,恐惧消失,痉挛停止,肌肉松弛,下颌下坠,口流唾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常因呼吸和心力衰竭死亡,无药可治。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方法:①暴露前预防接种,即在健康人被狂犬咬伤、抓伤之前,接种狂犬病疫苗。按0天、7天、21天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每针1ml,可获1年以上的免疫力。常在野外工作的人员、走村串户的乡村邮递员、到疫区旅游者以及生活在狂犬病高发区的群众,都是合适的疫苗接种对象。②暴露后预防接种。凡被狂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后,应不分年龄、性别,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后再用碘酊消毒数次,然后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一般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咬伤舔触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应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浸润注射咬伤局部和肌肉注射。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10天、20天、90天各加强注射1针疫苗,总共注射9或10针狂犬病疫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狂犬病的防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像狂犬病这种十分难治愈的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狂犬病毒的感染,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护好自己的性命,为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