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

2015-12-23 00:24| 发布者: 白色叹号| 查看: 3| 评论: 0

近些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一种疾病,因为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是极高的,有很多的儿童出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而且该病发病特别的急,还有致命的可能,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的常识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
1.流行特点:本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流行,尤其在亚洲,包括在日本、朝鲜、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菲津宾、印度等,主要是以地方性流行出现。本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呈季节性流行,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而温带和亚热带则本病流行80%一90%集中在7、8、9三个月。我国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中、华东地区多在7—8月,而东北地区为8—9月。本病集中暴发少,呈高度散发性,流行区内80%以上患者为10一15岁以下的儿童,小部分是老人。
2.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一般少于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乙脑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不是主要的传染源。我国和日本学者调查证明,本病先在猪中间传播流行,然后才在人群中流行,且猪、马、狗等自然感染高峰比人群流行高峰早3周,而猪的饲养面广,猪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故幼猪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既是流行性脑炎的一种,同时也是原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
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损害分布公整个脑的各部,包括大脑半球的皮层和白质、基底节、丘脑、中脑和延髓的背腹侧.以及小脑的皮层和白质。不过,受累最严重的是大脑皮层、丘脑和小脑皮层,在这个部位能见到更多的坏死灶。部位越低,病变越轻。
肉眼观察,大脑和脑膜奋充血、水肿和出血。镜检可见神经细胞里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增生与浸润。坏死现象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轻重不同、分布有别的坏死灶。在神经细胞的坏变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黑质细胞的坏变不明显,而小脑浦肯野细胞则高度被破坏并常伴有分子层的灌木从形成。
增生现象主要由小胶质细胞表现,它们不只弥散地增生,而且还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结节。这些胶质结节位于血管周围或散在,界限分明或模糊,紧密或稀松,完整或坏变。浸润现象是指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浸润一般是高度的,往往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口状的“血管套”,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
朋友们在看完上述的介绍以后,清楚的认识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是什么了,为了可以更加轻松的来应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朋友们需要做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工作,减少该病的出现,保护好孩子的大脑健康,远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