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类型有哪些呢

2015-12-23 00:36| 发布者: 王牌胡汉三| 查看: 7| 评论: 0

日常生活当中孩子的身边总是会出现一些疾病,而到了夏天的时候,流行性乙型脑炎就会多见,一旦发病将会带来特别严重的伤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类型有很多,这是需要家长们引起关注的知识,来看看相关的类型有哪些呢。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类型:
1、轻型 发热在39℃以下,始终神志清楚,可有轻度嗜睡,无抽搐,头痛及呕吐不严重,脑膜刺激征不明显。1周左右恢复,无后遗症。临床上容易漏诊。
2、普通型(中型) 体温在39℃-40℃之间,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偶有抽搐,病理征可阳性。无或有轻度恢复期症状,一般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常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可有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
4、极重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体温于1-2天内升至40℃以上,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抽搐,深度昏迷,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多在极期中死亡,幸存者常有严重后遗症。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严格的季节性,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
2、临床特点 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
3、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血清学检查,尤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助确诊。
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 起病较乙脑更急,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感染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
2、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涂片和培养可找到细菌。
3、结核性脑膜炎 无季节性。多有结核病史,起病较缓,脑膜刺激征较明显。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染。该病易侵犯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至6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青壮年、老年人发病的也不少。
受到乙脑病毒感染者,约两周左右突然发病。主要的症状有发烧、头痛、呕吐、嗜睡、全身不舒服,有些病儿会烦躁不安。发病3—5天后,病人出现高烧,体温很快就会升到39℃—40℃。头痛往往是病人最先出现的症状,病情严重的人,脖子根发硬。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轻的病人仅有嗜睡,病情重的则神志不清,甚至出现昏迷。其病死率在3%—10%。如果能够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病人就一天天地好转,通常在两周左右完全康复。重症病人虽然治好了,但是由于脑组织坏死,可能遗留一些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语言不清、手或脚瘫痪、经常抽风(癫痫)、精神不正常等。
上面的介绍是有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这种疾病的相关类型了,我们要多去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才行,如果我们的孩子受到了该病的危害,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才行,还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