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常见四种分类是什么
2015-12-23 00:41| 发布者: 心之水选择| 查看: 5|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多发与夏秋季节,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疾病,但是对于细菌性痢疾具体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清楚地的认识,导致了对于细菌性痢疾存在认识误区,为此下文对于细菌性痢疾做了详细地介绍。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细菌性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杆菌分为四个菌群:甲群(志贺氏细菌性痢疾杆菌) 、乙群(福氏细菌性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细菌性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细菌性痢疾杆菌)。四菌群均可产生内毒素,甲群还可产生外毒素。 四种细菌性痢疾杆菌都能引起普通型细菌性痢疾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我国目前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以福氏细菌性痢疾杆菌为主,宋氏和鲍氏细菌性痢疾杆菌有增多趋势。 菌痢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就是说吃下细菌性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病人的大便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痢疾杆菌,所以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健康带菌者外表上是健康人,但他们的大便带有细菌性痢疾杆菌,所以带菌者传播细菌性痢疾的作用不能忽视,是更危险的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的大便可通过多种方式污染食物、瓜果、水源、玩具和周围环境,苍蝇在传播细菌性痢疾杆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夏秋季天气炎热,苍蝇孳生快,密度大,喜欢在不洁的地方停留,苍蝇脚上有许多毛,毛上可粘附大量细菌性痢疾杆菌。所以苍蝇是细菌性痢疾杆菌的义务搬运工,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夏秋季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如果孩子吃下污染过的食物或瓜果,玩过污染过的玩具后饭前又未好好洗手,或孩子有吮手指的习惯,得细菌性痢疾的可能性就很大。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普通型细菌性痢疾1~3岁的孩子得的多,特别是那些营养不良儿和体弱多病的孩子更容易得细菌性痢疾。得过细菌性痢疾的孩子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保持的时间不长,而且各菌群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所以一年内可多次得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数小时,最长的8天,多数为2~3天。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家将细菌性痢疾分为普通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 (1)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绝大多数细菌性痢疾属普通型。因为细菌性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中毒症状:起病急,恶寒、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头痛、乏力、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患细菌性痢疾的孩子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儿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里急后重现象严重的可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腹泻次数频繁的孩子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对细菌性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较多,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有效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近年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有减少趋势。此型病人多是 2~7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对细菌性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反应强烈,微循环发生障碍,所以中毒症状非常严重。多数孩子起病突然,高热不退,少数孩子初起为普通型细菌性痢疾,后来转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萎靡、嗜睡、谵语、反复抽风,甚至昏迷。休克型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明显,四肢发凉,心音低弱,血压下降。呼吸衰竭型表现呼吸不整,深浅不一,双吸气、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两侧瞳孔不等大、忽大忽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临床表现,病情最为凶险。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经过一天左右时间才排出细菌性痢疾样大便。在典型细菌性痢疾大便排出前,用肛管取便或 2%盐水灌肠,有助于早期诊断。在细菌性痢疾高峰季节,孩子突然高热抽风,精神很弱,面色灰白,家长应立刻将患儿送往医院检查和抢救。 (3)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细菌性痢疾婴幼儿少见,多因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所致,细菌耐药,患儿身体虚弱,病程超过2个月。慢性细菌性痢疾患儿中毒症状轻,食欲低下,大便粘液增多,身体逐渐消瘦,预后不好。 现在,大家对于细菌性痢疾是否有一个清楚地了解了呢?很多的时候细节问题是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出现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控制。 |
上一篇:细菌性痢疾患者的饮食妙招是什么下一篇:胆道蛔虫病有什么常见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