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对乙肝治疗的认识误区

2015-12-23 00:48| 发布者: 。。屋里的烟| 查看: 4| 评论: 0

乙肝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现在还没有什么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法,最重要的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我们要对乙肝有正确的认识,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对乙肝治疗的认识误区如下:
最普遍对治疗的认识误区是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及疗程认识不够。慢性肝炎之所以发展成慢性,最关键一点是病毒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而长期潜伏于体内,反复破坏肝细胞而导致慢性活动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变,当病毒破坏肝细胞时,肝细胞坏死裂解,细胞浆或者线粒体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酶水平的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的升高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降酶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病毒仍然潜伏于肝细胞内,随时可能引起再次明显肝损害及转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毒治疗才是各种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毒抑制甚至清除,才能解决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炎反复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的现象。
但由于抗病毒治疗的艰巨性和医学局限性,目前尚无一种“药到病除”的药物能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清除病毒。目前国际国内公认的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这两类药物的治疗时限也相对较长。干扰素治疗为半年~2年,核苷(酸)类治疗3~5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