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隐蔽生命的终结者
2015-12-23 00:52| 发布者: 雪贝贝| 查看: 7| 评论: 0
狂犬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很难以治愈,很有可能会使得患者丢掉性命,那么对于这种致命性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不要等传染上狂犬病病毒在后悔莫及。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狂犬病吧。 2006年5月起,该病已连续数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人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 近年来,国内外虽也有少数经积极抢救而康复的病例,但为数极少。 所以说,狂犬病是一种一旦发病便危及生命的致命疾病。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全身不适、低热、倦怠、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与“感冒”近似;之后,会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易激动、喉头紧缩感,以及咬伤处痒、痛、麻等异常感;2~4天后,发展为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流涎、怕光、怕声、多汗及精神失常等;以后进入全身瘫痪状态,最后大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从症状出现至死亡3~6天。 咨询:听人说,有个人多年前被狗咬伤,始终无恙,某天却突然病发身亡。怎么会发生这样“离奇”的现象? 专家答疑:这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关。 狂犬病潜伏期短者数日,长者达19年或更久,通常为1~3个月。 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年龄(儿童潜伏期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毒力强者潜伏期短)、受伤后是否进行及时正规的伤口处理、有无接种疫苗等。 受寒、惊吓、劳累或悲痛,均可能为发病诱因。 咨询:如何判断狗有无狂犬病? 发病初期,狗会出现垂尾、进食少、无精打采、对主人冷淡等;约2天后,进入兴奋状态,出现吠声改变或乱窜,行走时低头夹尾直走,常突然咬人或乱咬其他动物,吞食异物、不认熟人、舌头外伸、大量流涎等;之后,发展为后肢麻痹,最后大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注意!在狗出现症状前1周,狗的唾液已具有传染性。 看似“健康”的狗,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 咨询:据说,被狂犬病狗“舔一口”,也有可能惨遭感染,真是这样吗? 专家答疑:被患狗舔触,或用被患狗舔过的手触摸眼睛、嘴唇,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但也可能被带有病毒的狗唾液,经体表伤口或抓、舔伤的黏膜和皮肤进入人体;也有因眼结膜被病狗的唾液污染,或肛门黏膜被病狗舔触等而感染;少数人在宰杀、剥皮、切割病犬时被感染。 所以说,感染狂犬病,不一定有明确的动物咬伤史。 咨询:不幸罹患狂犬病的人,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吗? 专家答疑:一般不会,但不绝对。 通常来说,狂犬病病人不是传染源,一般不形成人—人传播,因为在病人唾液中,狂犬病病毒数量极少,但这不等于人与人之间绝对不会传染。 人传人的例子在国内外均有报道。 有以上可见,狂犬病是一种可以终结人的生命的疾病,危害性极大,对人体的损伤性可想而知,因此,广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尽量远离一些小动物,避免他们把自己咬伤。同时若不小心被咬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打狂犬疫苗,避免狂犬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
上一篇:破伤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一篇:狂犬病发病的三个时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