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病状分类有哪些
2015-12-23 01:09| 发布者: 羡煞卐旁人| 查看: 7| 评论: 0
在生活中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一种疾病,都是由于我们不太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时不时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导致了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我们就要了解一些细菌性痢疾的病状分类。 细菌性痢疾的病状分类 1、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粘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休克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口唇及肢端青紫,皮肤呈花斑状,血压降低,少尿、无尿,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脑水肿型(颅压增高,血压升高,嗜睡,反复呕吐、惊厥,面色苍白,继而昏迷,呼吸衰竭)及混合型(是以上两型的综合表现,最为严重)。由于中毒型的肠道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 了解了以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病状分类的讲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以上的知识对朋友们在生活中有帮助,针对性的治疗疾病。 |
上一篇:卧床休息对甲肝的早期治疗很重要下一篇:胆道蛔虫病有哪些常见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