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包括哪些
2015-12-23 01:10|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10| 评论: 0
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是备受患者青睐的治疗办法,据了解胆道蛔虫病是由肠道蛔虫钻进胆道所引起,以儿童为多见,其次是青年,女性多于男性。正确把握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规避疾病导致的不必要危害和麻烦的发生。 蛔虫是人类常见的寄生虫,习性喜碱恶酸,逢酸则畏而不动,常居在空肠下段和回肠上段,有钻孔的癖性。当胆道有病时,奥狄氏括约肌收缩功能失调,蛔虫常因此钻入胆道。 临床表现为剑突右下方,突然发生剧烈绞痛,捧腹屈膝,坐卧不安,辗转哭闹,全身出汗,四肢阙冷,恶心,呕吐物含胆汁或蛔虫,疼痛缓解时,患者可喜笑如常,未几又复发作,出现阵发性疼痛。若多数蛔虫入胆,可出现持续胀痛。 腹部检查平坦柔软,除剑突右下方有压痛外,一般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这种腹痛剧烈而压痛轻微的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的现象,是本病的特点。 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 1.乌梅15克,川楝子15克,使君子10克,槟榔10克,川花椒4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金钱草10克,水煎服。 2.川黄连10克,黄芩10克,乌梅10克,槟榔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内服汤药时,外用方如下: 生黄芩10克,槟榔20克,五味子10克,乌梅10克,共研细末,以醋调敷肚脐及其周围。 如上是对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做出的分析,患者一定要给予重视,因为积极把握了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才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此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
上一篇:孩子是如何感染蛔虫病的下一篇:甲型肝炎的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