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常识手册
2015-12-23 01:11| 发布者: 。。屋里的烟| 查看: 7|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是每位家中新添了小宝宝都谈虎色变的病种。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身体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做出的排斥反应也相较激烈。为此,我们特别为家长么你准备了细菌性痢疾的一些常识,希望各位新妈妈能够掌握帮助家中的宝宝预防疾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素性炎)。 痢疾杆菌由上皮细胞直接侵入肠粘膜。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内,以大量纤维素伸出形成假膜性炎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 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主要是通过带菌者的手传播扩散。经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发于夏季。细菌性痢疾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发病率高。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小童。病后仅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人类对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该病爆发流行,特别是洪涝灾害地区,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发生流行。菌痢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发热,毒血症。部份病人会出现无症状。一般起病较慢,没有发热,腹泻粪便恶臭伴腹胀气,右下腹腹痛。体弱及营养不良病者有机会出现暴发症状:起病急、高热、剧烈腹痛、水样便。 这些常识希望妈妈们能够掌握,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保持宝宝的个人卫生状况,提高警觉,远离病菌。 |
上一篇:细菌性痢疾具体表现有什么下一篇:甲肝治疗要点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