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2015-12-23 01:15|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9|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是人们普遍较熟悉的一种疾病。它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虽然它不具有很强的危害性,但仍然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孩子,得了细菌性痢疾,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吸收,对孩子的生长不利。 得了细菌性痢疾,一般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有脓血为痢疾的主要症状,其发病机理为湿热阻滞、气机不畅。“伤寒不寒,痢疾不利”的说法虽不全面,但也道破了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法则。治疗痢疾应以通利为主,何况肠属六腑,宜“泻而不藏”。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它分为多种类型,在不同类型中细菌性痢疾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急性菌痢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病程约一周左右。少数患者可因呕吐严重,补液不及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发生继发性休克。 2.急性非典型型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3.急性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二)慢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细菌耐药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也常因饮食不当、受凉、过劳或精神因素等诱发。 杜绝细菌性痢疾,主要的是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护自己的身体,远离疾病。 |
上一篇:预防甲肝饮食需注意下一篇:胆道蛔虫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哪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