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乙脑的预防
2015-12-23 01:19| 发布者: 浪漫的小灰灰| 查看: 6| 评论: 0
什么是乙脑?乙脑发病症状有哪些?乙脑就医指标是什么?又如何预防乙脑措施?给宝宝打乙脑预防针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乙脑 乙脑又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2~6岁的幼儿最容易得病。患病的宝宝常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症等特征,患病严重的宝宝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受感染的动物(猪和其他家畜),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发病初期宝宝通常起病情较急,发热39℃~40℃以上,汗少、嗜睡、精神萎蘼等;后期体温持续高热,可出现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抽搐。 护理患了乙脑的宝宝,爸爸妈妈首先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注意宝宝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就医指征: 一旦宝宝出现体温居高不下、精神恍惚、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紊乱、血压过高、瞳孔放大等状态,应立即就医。宝宝高烧时可用30%的酒精给宝宝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置冰袋,或用降温床或冷褥。 预防措施: 预防乙脑的最好办法是预防接种,让宝宝按时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地区宝宝1岁时首次免疫1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6岁时再加强接种1针,除7~9月外,一年其他时间都可以接种。另外需要注意灭蚊。 如果宝宝高热持续不退,可以用酒精掺水擦浴、头枕冰袋,或者额部放冰袋降温。 在宝宝发病期间,应保持宝宝的皮肤和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小提示:平时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做好宝宝的体质锻炼及抵抗能力的增强工作。 |
上一篇:三种情况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下一篇:疟疾在我国的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