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2015-12-23 01:34| 发布者: 語葵| 查看: 5| 评论: 0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朋友对破伤风不是很重视,经常因为一些小伤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破伤风的症状有哪些呢?这也需要大家进一步的去了解、去预防,所以我们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患上破伤风的一些症状。 症状: 潜伏期为1~2周,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愈短常病情愈重,短于1周的病例,多为重型破伤风。曾用破伤风类毒素自动免疫或受伤后进行预防性破伤风抗毒素注射者,潜伏期一般较长。 早期症状为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嚼肌痉挛所致的张口困难是最早的典型症状。其他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全身肌张力增高和继后出现的阵发性强直性肌痉挛。患者神志清楚,当病情进展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肌痉挛时,患者十分痛苦,常由很轻微的刺激,即引起一次痛苦的痉挛。 从出现肌张力增高到首次出现强直性肌痉挛的时间称为初痉期。初痉期短于48h者,提示病情较重。病情的进展表现在痉挛的间歇期缩短而持续时间延长。如喉部肌肉及呼吸肌出现持续性痉挛而未能缓解时,患者可因窒息而立即死亡。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强直引起破伤风患者特征性的痉笑面容、吞咽困难、颈强直、角弓反张、腹肌强直及四肢僵硬等临床表现。较重的病例常同时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高热、多汗、心动过速等。高热是破伤风患者预后差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型: 1.临床常根据患者的特点将破伤风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潜伏期超过10天,全身肌强直程度较轻。可在起病后4~7天出现肌肉痉挛性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一般数秒钟即停止。 中型患者潜伏期7~10天,初痉期2~4天。临床肌肉强直显著,具有典型的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阵发性痉挛持续时间延长,持续10s以上,且发作频率增加,但尚无呼吸困难和喉痉挛发生。 重型患者潜伏期短于7天,初痉期多短于48h。全身肌肉强直明显,频繁发生痉挛性肌肉收缩,持续时间长,常致患者发绀,并易致喉痉挛窒息。患者常有高热及肺部感染,或因频繁抽搐缺氧而发生脑水肿。严重者发生昏迷,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和全身衰竭。 2.亦有主张以全身肌强直和阵发性肌痉挛的程度进行分型,更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潜伏期及初痉期的长短仅为判定病情时参考。 仅有全身肌肉强直而无阵发性肌痉挛者为轻型。 有明显全身肌强直伴阵发性肌痉挛,但能适当应用镇静剂控制痉挛者定为中型。 当痉挛发作频繁又不易为镇静剂控制,或出现喉痉挛者,判为重型。 前一种分型方法对临床预测病情的发展和及时给予充分的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后一种分型方法较简便适用。 3.根据入侵部位不同和临床受累肌肉的范围,可分出一些特殊类型的破伤风。 局部破伤风仅累及伤口邻近部位的肌肉发生强直和痉挛,如仅面部肌群、单一肢体或上半身肌肉受累而下肢肌张力正常。此种表现亦可为破伤风的早期表现。一旦误诊,可发展为典型的全身破伤风,甚至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应在临床诊断时特别注意。 由感染部位不同引起的耳源性破伤风、产道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及手术后破伤风等,其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与局部感染的严重情况及引流情况有关。 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通常7天,故亦称“七天风”。早期症状是吮奶困难,以后出现与成人相似的症状,如角弓反张、面肌张力增高等,但不如成人明显。患儿可表现一种皱额、闭眼、口半张开、嘴唇收缩的特殊外貌。亦可因喉肌痉挛而窒息死亡。新生儿破伤风出现高热,除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外,继发支气管肺炎亦为常见原因。 耳源性破伤风,常见于慢性中耳炎感染,或外耳道受伤感染。是一种特殊类型破伤风。 手术后破伤风是由于手术感染的破伤风,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专家提醒:破伤风的诊断主要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当患者有确切的外伤史或有感染伤口存在时,继而发展张口困难,全身肌张力增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上为我们大家所介绍的患上破伤风的症状有哪些,想必大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吧,给了大家一些帮助,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注意预防皮肤受到感染,如果发现有不良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平常要加强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一些知识,避免受到破伤的危害。 |
上一篇:介绍狂犬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下一篇:对破伤风主要症状的具体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