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消化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消化道传染病

霍乱与副霍乱都是什么

2015-12-23 02:13| 发布者: 岚峰pisces| 查看: 23| 评论: 0

霍乱与副霍乱
霍乱与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的两个不同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吐泻,严重失水,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特征。主要并发症有酸中毒、低血钾、心肾功能衰竭。多流行于夏秋季节,死亡串高。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水、饮食、生活接触及苍蝇,人群昔遍易感。本病属中医“霜乱”范畴。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i-3日。
2.病程可分为3期。
(1)吐泻期:约持续10余小时至2日。先泻后吐,剧烈无痛性腹泻,连续喷射性呕吐。
(2)脱水期:口渴,烦躁不安,眼眶凹陷,皮肤弹性消失,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病情逐渐恢复,可出现发热。
[诊断]
1.流行期间及流行区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剧烈吐泻、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
2,实验检查
(1)粪便培养阳性。
(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本病应注意与食物中毒、急性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首选四环素0.5g,每6小时1次。肾功能衰竭者先用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般用等渗液体,及时补钾。
(3)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加入液体中静滴。
(4)对症处理
①休克者应用升压药,心衰者应用西地兰。
②病情危重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透析。
2.中医药治疗
(1)寒霍乱:轻者吐泻清稀,胸闷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重者吐泻不止,面色苍白,g9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脉挛急,舌校、苔白,脉沉细。
治法;轻者敬寒焊湿,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10克、佩兰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重者: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熟附子10克、党参15克、炮姜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2)热霍乱:吐泻势如喷注,泻下如米泔汁,臭秽难闻,烦热口渴。脘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方药:蚕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朴lo克、木瓜10克、吴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通草10克。
(3)干霍乱:腹中绞痛,烦躁闷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面青肢冷,脉沉。
治法:辟秽泄浊,利气宜寒。
方药:川朴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冲服)、大黄10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
半夏10克。
[预防与调养]
1.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3.防蝇、灭蝇。
4.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