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是如何做好心理调节呢
2015-12-23 02:21| 发布者: 千鼎互联| 查看: 3| 评论: 0
治疗肺结核,不仅要从生理,还要从患者的心理去治疗,专家指出,有一些肺结核患者,在长期患病后,亲人、朋友都会逐渐疏远他们,即使疾病好了以后,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融入,所以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肺结核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调节呢 1、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同情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康复的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初发病人对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护士应该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发病要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根据长期的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病人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护士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症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关键是组织好病人的情绪生活,指导帮助病人做到情绪上的自我节制。 3、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去接近病人。做好病人的重大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谈,以了解病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护理,满足生活的需要。 4、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出院病人,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回家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传染给亲人。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普及知识,解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状态,并能遵医嘱积极主动进行合理、全程化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肺结核病的病因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肺结核人需要对病因进行一下好的了解,积极的了解一下常见的病因问题,积极的了解一下肺结核的病因带来的严重的危害,让自己健康起来。 |
上一篇:孩子患了百日咳宜食的五种食物下一篇:肺结核患者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