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意识也提高了很多,但是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总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失眠症,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的折磨,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回去就要靠睡眠眠来补充精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科学对待失眠。 2004年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11.6%。什么样的失眠才会成为问题呢? 1、好睡眠的标准 好睡眠需要有适当的睡眠长度和睡眠深度。睡眠时间过短不好,睡眠时间过长也不好。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平均需要睡6-8个小时,特殊的人群,如长睡眠时间的人,可能需要9-10小时,短睡眠时间的人,5个小时就够了。 当然,睡眠时间还受年龄的影响,一个婴儿,几乎整天都在睡觉;一个幼儿,一天需要睡10多个小时;到了成年就基本达到了平均水平。据文献记载,在英国一位70岁的护士自幼少睡,经过研究人员连续7天测定,确认其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67分钟。 人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快眼动相”,一种叫 “慢眼动相”。在“慢眼动相”阶段,常常会出现睡眠波,此时人们处于深睡眠状态。 每次的睡眠都是在“快眼动相”与“慢眼动相”交替的周期中度过的,一般每晚约有4~6个周期。在“快眼动相”醒来会感到做梦。对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每一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不必为此产生心理负担。因此,做梦并非睡眠不佳的表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以下的感觉判断晚上的睡眠是否良好。每天早上醒来对晚上的睡眠是否满意,起床后头脑是否清醒,体力、精力是否得到了恢复,面对新一天的生活,是否满怀信心。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说明昨晚的睡眠是完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