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诊所 查看内容

拉水果大货车被撞 水果遭哄抢(1)

2015-12-24 00:27|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哄抢事件再次发生,为何做怪?今天早上,一辆拉有水果的大货车与翻斗车相撞,水果散落一地遭哄抢。之前类似事件就发生过很多起,包括哄抢广场花盆、农夫血汗钱等。 8月15日6时许,在信阳市羊山新区新24大街和新7 ...

    哄抢事件再次发生,为何做怪?今天早上,一辆拉有水果的大货车与翻斗车相撞,水果散落一地遭哄抢。之前类似事件就发生过很多起,包括哄抢广场花盆、农夫血汗钱等。

 

 


    8月15日6时许,在信阳市羊山新区新24大街和新7大道交叉口,一辆牌号为豫s18630拉水果的大货车发生事故侧翻,车内散落出来的水果,遭部分路过市民哄抢。

 

 


    无独有偶,在一些大城市,最近发生了好几起哄抢广场花盆、商场气球等事件。哄抢行为明显属于暴力行为,是违法的,人们为何明知故犯呢?这不光涉及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还涉及群体。

    人聚在一起时,心理会与平时不一样

    当人们聚在一起时,会表现出与个体非常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是不理性、屈从于某些压力的,比如从众、群体极化、不负责任等。

    村民的哄抢行为是一种从众行为。从众,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采纳大多数人的做法。有时,想像出来的集体行为倾向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导致个体出 现从众行为。在哄抢的村民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害怕被人说“不去抢是傻子”而加入哄抢大军的,这压力是他想像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倾向,在哄抢事件中,部分人的哄抢行为加强了其他人的趋利心理,最终也参与了哄抢。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提高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另外,责任分摊心理也是发生哄抢的原因之一。当许多人去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即使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人们也会认为“法不责众”,自己的责任 会变小。于是,在集体中,一个人的表现往往与他平时的做法大相径庭,行为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这一现象叫“去个性化”。群 体规模越大,气氛越热烈,越易引发去个性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