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网资讯 前程无忧就此议题所做的网上调查显示,35.91%的受访者选择了“他人对你的工作内容指手画脚(侵犯你的工作内容)”;18.24%的受访者选择了“肢体距离太近”;17.58%的受访者选择了“工作时他人过度关注你的一举一动”;16.68%的受访者选择了“过度关心他人私生活(不结婚、不生子的原因等)”;还有11.59%的受访者选择了“语言上过分自来熟(第一次见面就称兄道弟)”。 由此看来,与人保持“距离之美”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和不同关系的职场人打交道时,之间的职场距离也有着不一样的微妙之处。 熟悉的同事:不可逾越的安全线 “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客们站在黄色安全线内候车。”相信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的职场人都很熟悉这句话。或许你也早已摸透了某条地铁线的特性,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哪节车厢相对较空,哪站下车的人数最多等等。你对某条地铁的熟悉程度就好比你和办公室某些同事的熟悉程度一样。但你是否知道,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各自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黄色安全线。 非常距离: andy和grace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了。有一次,andy在其他同事都在场的情境下大大咧咧地问grace:“你真的没怀孕?为何你的肚子那么大?”grace无奈地反回:“你是在说我胖吧?”话音刚落,grace的脸色立马就变了,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 注意要点: 1. 切忌以同事的痛处来开玩笑,这就好比揭人伤疤; 2. 尽量不要在人多的时候问同事的私密问题,这会让对方显得很尴尬; 3. 可以尝试把对方的缺点说成优点,例如把肥胖说成福态,把瘦小说成灵活等。这样也能给对方一些心理安慰。 办公室是个特殊的环境,大家往往既是同事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但如果处理不当,把握不好一个“度”,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就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以致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以下几点是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如不遵守,那再熟悉的同事也有可能因此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1.过多关注他人隐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请不要轻易涉足,记住职场不是娱乐圈,你也不是一名狗仔; 2.在公共场合不尊重对方的发言。当别人开口说话时,你便是一名听众,随便插话和心不在焉的做法都是让人不安的表现; 3.在背后议论同事是非。职场并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环境,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把柄; 4.经常向同事借钱。原本友好的同事关系一旦牵扯到利益,就容易变质; 5.肢体接触过于密切。切忌因为关系密切了就对人“动手动脚”,这是极其不礼貌的; 6.工作时间制造噪音,影响其他同事工作。当你打破良好的办公环境时,其他同事不向你提议并不意味着他不介意,所以你还得自觉维护一个相对安静的办公环境。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安全底线,但是距离因人而异。所以职场人士在与同事的日常交往中还需学会把握分寸,即使再熟悉,也记得留意脚下那条不可逾越的黄色安全线。 熟归熟,但也要注意分寸,“零距离”接触只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如果遇到讨人厌的同事,一件“虚伪”的外套是你必备的选择。 讨厌的同事:对方只是“路人甲” 说到讨厌这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区别在于是先天造成的,还是后天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因为,人与人在接触交往时不可能总是遇上能让彼此都顺心顺眼的友人,偶尔也会很霉运地碰到几个令自己讨厌的存在。运气好点,彼此相处只需要做到萍水相逢的程度;但若是运气背一点,那么在双方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就要看你到底有多“虚伪”了,尤其是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职场里,“虚伪”的外衣则显得更加重要。 非常距离: lily第一次见到alice是因为自己的另一位同事vivian。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lily还是没由来地对alice这个人产生了抗拒心理,并且通过之后的几次接触,lily对alice的讨厌心理越发严重了。而原因,正是由于alice这个人太过虚伪且总是喜欢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 注意要点: 炫耀这件事本身没有错,但也要掌握一定的度,一旦超过了该有的尺度是要遭他人忌恨的。同时,在职场中与同事相处,远远不如平时对待一般人那么随意,往往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都有可能踩到对方的底线,令人产生反感情绪。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时候都会抱怨对方没素质,不懂礼貌,可事实上却是我们在不经意间触及到了对方的容忍底线。 然而,职场毕竟是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方,即使你再讨厌一个人,都必须牢记在见到被你讨厌的人时要笑脸相迎并亲切地说声“早安”或是“你好”,不然,被你讨厌的那个人还不知会在背地里如何大肆向他人宣扬你的不是。要知道人类的语言是拥有一定魔力的,当一句假话被人说上一百遍之后,即使它原本是虚假的,到最后也会变成真实的。因此,即使你的评价在他人那里再好,久而久之也会因为这份“恶意”而一落千丈。 若你无法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不到笑脸相迎并且愉悦地向对方进行问候的话,请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纯粹地将对方看作是你一个重要的客户; 2.尽可能地绷紧“工作”这根警示弦; 3.在心中默念十遍或是更多遍“对方只是路人甲”,尽量淡化对方在你心中的存在感; 4.与对方说话时,可以选择将视点落在对方以外的其他地方,但痕迹不可太过明显; 5.三思而后言,宁可让人感觉你是反应慢半拍,也千万不要与对方“针锋相对”; 6.即使对方会在背后说你坏话,但你自己要切记勿在背后说他人的坏话。因为职场是个人多嘴杂的地方,指不定哪天你说的话就落到了当事人的耳中。记住,“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方法很简单,但越简单的方法往往做起来越难。而且,越是你讨厌的人,他们的存在感对你而言也就越强。因此这个时候你不妨大大方方地将“真诚待人”这四个字收拾收拾扔进垃圾筒里好了,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这份“虚伪”而责备你的。 无论是熟悉还是讨厌,员工之间的安全距离还并非是最难控制的,世上最难把握的距离无疑在老板与员工之间,它直接影响着你的“生”与“死”。 老板与员工:世界上最难控制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