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但公众对双相障碍疾病的认识不足,医生误诊的情况也常有发生。为了提升大家对双相障碍疾病的认知,名医网小编在这里详细的为你介绍一下什么是双相障碍? 什么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2%,最高可达5%。 双相障碍的症状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2、躁狂发作 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 思维奔逸 反应敏捷。 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 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 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 双相障碍的危害 自杀是双相障碍最大的威胁之一。对双相障碍患者而言,一生当中可能长期处于极端情绪的剧烈波动中,正因如此,疾病带来的情绪反复、身心俱疲和社会压力等都使自杀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患者上空。 双相障碍不仅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它与其他疾病共病率也非常高,如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重性精神类疾病。 双相障碍的治疗 双相障碍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双相障碍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但只要治疗好了,症状控制住,患者就能正常生活。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办法,其中心境稳定剂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治疗药物。中国对双相障碍疾病的防治还不成熟,双相障碍的治疗也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疾病复发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成为治疗的难题。 双相障碍的症状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2、躁狂发作 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 思维奔逸 反应敏捷。 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 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 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