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组成的,只是这两方面都达到健康标准才能算是真的健康。但是,从目前来看有一大批年轻人尽管身体上还不错,可心理上却存在健康隐患,其中“”普遍存在。往往人们在上班的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干劲有激情,一天8小时的工作始终保持神经紧绷,然而下了班却非常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回到家中也懒得与家人说说话,这就是典型的“下班沉默症”。心理专家表示,“下班沉默症”也是一种,不积极调节就易引发家庭矛盾。 中青年男性“话最少”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总感觉职场就像战场一样。在单位的8小时我始终神经紧绷,注意观察领导和同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努力保持不出一丝差错,并且还希望能抓住每一个机会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研究生毕业不久的隋女士告诉记者,在单位里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后她只想看看小说、电视,玩玩手机,不想多说一句话。而她的父母所交流的无非是家长里短,她感觉自己实在没有心情去倾听和回应。 记者了解到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中,有三成人是典型的下班沉默症表现。他们告诉心理咨询师,自己上班时像打满了鸡血、精力充沛,一下班就觉得疲惫、烦躁,不想与人交流,甚至感觉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这些倾诉者以30至40岁的中青年为主,多因工作压力较大而出现这些症状。“男性相对女性来说,话比较少,遇到挫折和压力更愿意自己隐忍和消化。并且在传统观念中,男性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任务,自己感到有些不适应的时候,也不知该如何化解,只好与家人沉默以对。”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针对这一现象,他们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方案。通常来说,每次心理辅导需要50分钟,每个周期为4-14次,因人而异。 积极沟通利于心理健康 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对家人沉默,除了因为感觉疲惫,更多的是不想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他们。然而,心理咨询师却表示,用沉默的方式来消解压力,不仅不利于压力的释放,使自己难以感受到家庭轻松愉悦的气氛,而且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进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起消极的生活态度、诱发身体疾病。 有些心理疾病看似没什么,但如果长期不治疗不但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引发疾病和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例如上文所讲到的“下班沉默症”是很多年轻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在乘车的时候就能明显感到这种沉默的气息。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