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特别的场景,一位年轻的日本男性选择了一份很不寻常的工作, 在热闹的市区中摆了个摊子,任何人只要给五美元,就可以戴上手套,往他身上捶打五分钟,而他,保证不还手。 这个“受气包”老板说,之所以有这个主意,是因为他想为平时忍气吞声已久的人们,提供一个发泄愤怒的管道,他觉得挺有意义,因此即使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身上也有过多次骨折,他仍然乐此不疲,把它当成一份功德无量的工作来做。 如此的做法,到底好不好? 心理学家们把你我生气时的反应分成三大类: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消极但具攻击性的生气反应,以及肯定而自信的反应。 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行为,例如辱骂对方,以及肢体暴力等。 消极但具攻击性的反应,则是为了抗拒对方,或阻止对方达成目标。例如保持沉默,故意迟到拖延,讽刺嘲笑对方,故意把事情做错等。当我们敢怒不敢言时,这些“绕个圈子”的行为就成了表达不满的另一种反应。 肯定而自信的生气反应,是不以伤害攻击对方为目的,而是为了成功地解决彼此关系及达成共同目标的反应模式。例如,心平气和地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话说回来,不论是打真沙包,或是打活人沙包,这种生气的反应都是攻击性的做法。你一定也听说过,气闷在心里不健康,抒发出来才是良方,对吧? 事实上,这些“把气发泄出来”的建议,其实会让你学会如何更加生气。因为表现生气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表现愤怒的反应,就会是你我的沟通模式之一。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沟通方式,就会强化而成为一种沟通习惯,下次再出现类似状况,当然就顺理成章,很自然地用同一种方法回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