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已经成了热门词语,每当看到别人的条件比自己优越的时候,就喜欢说出这个词,有时看到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开好车、穿名牌,或身边跟着高富帅或白富美,心理就会感到不爽。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更有甚者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会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说人家的坏话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嫉妒心理?错误的教育方式、历史带来的以及人的天性引发嫉妒心理的出现。 1、错误教育固化不良心态 深植国人心中的不安全感让家长担心后代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甚至无法立足。所以,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希望孩子能取长补短。这种做法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更深的嫉妒。不合理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滋生“见不得别人好”心态的沃土。 2、人的天性引发嫉妒心理 生活中,人们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往往会认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然而,这种“好”多半是自己的猜测,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从而产生嫉妒。在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人受到激励,发愤图强;有人会自责,自信心受打击;也有人小心眼,内心不平衡,背后使坏,让别人不顺,也就是俗话说的“扯后腿”;还有人拿别人的成功来指责亲近的人,比如妻子数落老公“赚得没隔壁老王多”,从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总而言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大多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当然,这种心理的存在是正常的,是人的天性使然。 3、历史传承带来不安全感 传统文化让别人的“好”给国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过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是多数国人的追求,“一 亩三分地”带来的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房子、车子和孩子成为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当看到别人拥有更多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优秀的孩子时,不安全感就被触发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数次民族危亡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现代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有限,并且分配不公,让国人将这种不安全感转化成仇富心理。种种原因将见不得别人好这种心态深植国人心中,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基因”。 从古代到今天,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一直都有,并且还存在因嫉妒而伤人的事情。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这种嫉妒心理,每个人都会将别人的好与自己的不好相比较,不比还好,一比起来就会越比越郁闷,尽管嫉妒心理是天生的,是正常的,但也是不好的,如果可以克制一些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