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查看内容

谣言心理学是怎么回事?谣言止于智者

2015-12-24 02:07| 发布者: 聆听你的声音|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谣言心理学是怎么回事?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从古到今,八卦和谣言,如同吃喝拉撒一般是人类的天性。心理专家指出,可能终其一生,谣言都会如影随形,困扰人心、蚕食人志、当然有时候也会带来正能量。   ...
  谣言心理学是怎么回事?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从古到今,八卦和谣言,如同吃喝拉撒一般是人类的天性。心理专家指出,可能终其一生,谣言都会如影随形,困扰人心、蚕食人志、当然有时候也会带来正能量。
  这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奥尔波特的小册子,比较适合在你想不明白身边某些事情的情况下读一读。只要弄懂了某些事情背后的动机和运作规则,就会稍微缓解人心深处由于未知和不理解而带来的困扰。
  时代发展至今,谣言从未因为外部时空距离的便利而减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故事天天上演——究其根本,可能是因为几千年来,人心依旧两三寸、丝毫没有长大的缘故。谣言,就是人心深处的欲望与禀性的投影:
  人内心深处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是滋生恐怖威胁类谣言的土壤。一般来说这类谣言的主角和传播者,是对立冲突的关系——比如官与民、上下级、城管与小贩、拆迁者和被拆迁者、教务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通常是弱者谣言强者如何可怕,强者谣言弱者如何卑劣。这类谣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只要有压迫和不平等的关系。但客观讲,强与弱的关系是相对的,是会经常对调的——比如让小时候的我们战战兢兢的老师,在如今霹雳无敌的小朋友面前,也可能是弱者;上级有时候也会害怕下级(当然上下级关系,更多时候取决于良心、脸皮和耐力);城管有时候也可能是弱者。
  人们无法轻易达成的渴望,是滋生白日梦类谣言的动机。人们其实清楚,某种渴望是很难实现的,或者很难直接说出来,就会通过谣言的包装——比如,“邻居家的小孩”是每个孩子从小都被灌输的经典谣言;“隔壁老王“是每个被认为不成器的男人最大的噩梦。每到年底发奖金的时候,网络上就会谣传“某某公司听说发了48个月薪水啊!”。在某些时候,这类谣言也能给人正能量(虽然被揭穿以后特别Ugly),比如微博上时不时会有某个漂亮姑娘送乞讨老人馒头之类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