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保健 查看内容

专家解析:震后的心理恐惧来源(1)

2015-12-24 02:34| 发布者: 低头花已谢| 查看: 8| 评论: 0

摘要: 4月20日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牵动着千万人们的心,大多数人们都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款捐物,但大多数人们还是沉浸在痛苦之中。主要是由于亲身经历了家园被摧毁、与双亲分离、亲人丧生等而产生,给他们心灵带来了 ...

    4月20日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牵动着千万人们的心,大多数人们都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款捐物,但大多数人们还是沉浸在痛苦之中。主要是由于亲身经历了家园被摧毁、与双亲分离、亲人丧生等而产生,给他们心灵带来了严重的创伤。那么,如何辅导震后孩子的心理恐惧呢?

 

专家解析:震后的心理恐惧来源(一)


    地震后灾民的情绪应该至少有:

    1、恐惧;

 

    2、哀伤;

 

    3、焦虑;

 

    儿童经过强烈地震或灾难之后,心灵上会留下恐惧,大人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大人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不安、沮丧和不当情绪,而强增孩子的创伤和惧怕。

    学校一恢复上课,就要对孩子作心理辅导。当然,防震防灾的教育,灾后的安全与卫生,乃至赈灾救助的工作都需要作适当的教学,但心理辅导的工作则应把握时机,刻不容缓。

    震后惧怕是什么?

 

    教师作这项辅导工作,必须对强震或意外灾害的恐惧有所了解。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蚀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


    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教师在作辅导时要认识: